古典小说->南北史演义 杜纲
黑獭当年连弑主,君臣大义等闲看,
两儿命绝他人手,千古收场总一般。
明帝暴崩,廷臣皆知中毒,为宇文护所使。然畏其势,皆求自保,莫敢推问。遂遵遗命,奉鲁公即皇帝位,是为周武帝。帝名邕,字祢罗突,太祖第四子也。生於同州,有神光照室。幼而孝敬聪明,有器质,仪度不凡,特为明帝所亲爱。朝廷大事,每与参议。性深沉,非因顾问,终不辄言。明帝每歎曰:「夫人不言,言必有中。」故弥留之际,舍其子而立之。当是时,护於魏、周之际,秉政不越五年,於魏则弑恭帝,於周则弑闵帝,又弑明帝,威权震於一国,大逆彰於四方。故齐主闻之,欲代周以讨其罪,出兵有日矣。
而望气者言,邺中有天子气,帝虑有内变,遂不暇外讨。
初,帝之谋诛杨、燕也,许长广王湛曰:「事成,当立尔为太弟。」既而立太子百年。湛心不平。时留守邺中,济南王亦在邺,命湛掌之。及讹言起,帝命厍狄伏连为幽州刺史,斛律丰乐为领军,以分湛权,湛愈不安。而平秦王归彦则以天子气应在济南,恐其复立,於己不利,劝帝除之。帝乃使归彦至邺,征济南王如并州。湛益疑惧,问计於高元海。元海曰:「皇太后万福,至尊孝友异常,殿下不须疑虑。」湛曰:「此岂我推诚相问之意耶?」
元海因乞还省,静夜思之。湛即留元海於后堂。元海达旦不寐,绕牀徐步,夜漏未尽,湛遽出曰:「神算如何?」元海曰:「有三策,恐不堪用耳。一请殿下如梁孝王故事,从数骑入晋阳,先见太后求哀,后见主上,请去兵权,不乾朝政,必保泰山之安。此上策也。次则当具表,云威权太盛,恐取谤众口,请为青、齐二州刺史,沉靖自居,必不招物议,此中策也。最下一策,发言即恐族诛,不敢闻於殿下。」湛曰:「卿之下策,焉知非我之上策乎?汝但说之,断不汝罪。」元海曰:「济南世嫡,主上假太后令而夺之。今集文武,示以征济南之敕,执斛律丰乐,斩高归彦。尊立济南,号令天下,以顺讨逆,此万世一时也。」湛大悦。然性怯多疑,心虽善之而未敢发。使术士郑道谦卜之。曰:「不利举事,静则吉。」有林虑令潘子密者,湛之旧人,晓占候之术,潜谓湛曰:「主上当即晏驾,殿下不日登大位矣。」湛欲验其言,拘之内第以候之。又令巫觋卜之,多云不须举兵,自有大庆。湛乃奉诏,令数百骑送济南王至晋阳。但未识济南此去生廷若何,长广王果得大庆否,且俟下文再讲。
第五十五卷 弃天亲居丧作乐 归人母惧敌求成
话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