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清平山堂話本
只因说出这话来,害了那女人前程万里。
那尼姑附耳低言:「小姐来日到我庵内,倘斋罢闲坐,便可推睡,此事就谐了。」
小姐同尼姑走出房来,老夫人接着,问道:「你两个在房里长远了,两个说甚么样话?」惊得那尼姑顶门上不见了三魂,脚板底荡散了七魄,忙答道:「小姐因问我建佛像功成,以此上讲说这一晌。」夫人送出厅前,尼姑深深作谢道:「来日仰望。」
却说那尼姑出了丞相府门,将了小姐舍的金戒指儿,一直径到张远家来。那张远在门首伺候了多时,远远地望见那尼姑来,口中不道,心下思量:「家下耳目众多,怎么言得此事?」提起脚步慌走上前道:「烦师父回庵去,随即就到。」那尼姑回身转巷,这张郎穿迳寻庵,与尼姑相见,邀入松轩,将此事从头诉说,将戒指儿度与那张远。张远看罢:「若非师父,其实难成。阮三官还有重重相谢。」
至则月初七日,渐渐见红轮坠西,看看佈满天星斗。那张远预先约期阮三。那阮三又喜得又收了一个戒指,笑不出声,至晚,悄悄地用一乘女轿抬庵里。那尼姑接入,寻个窝窝凹凹的房儿,将阮三安顿了。
怎见得相见的欢娱,死去的模样?正是:
猪羊送屠户之家,一脚脚来寻死路。
那尼姑睡到五更时分,唤那女童起来,梳洗了,上佛前烧香点烛,到厨下准备斋供。大天明开了庵门,专待那老娘、妇女。
将次到巳牌时分,来人通报道:「陈丞相的夫人与小姐来了!」那尼姑连忙出门迎接,邀入方丈。茶罢,佛殿上同小姐拈香了毕,见办斋缭乱,看看前后去处,见小姐洋洋瞑目作睡。夫人道:「孩儿,你今日想是起得早了些?」那尼姑慌忙道:「告奶奶,我庵中绝无闲杂之辈,便是志减老实的老娘们,也不许他进我的房内。小姐去我房中,拴上房门睡一睡,自取个稳便。等奶奶闲步步。你们几年何月来走得一遭。」奶奶道:「孩儿·你这般打盹,不如师父房内睡睡。」
小姐依母之言,走进房内,拴上门。那阮三从牀背后走出来,看了小姐,深深的作了一个揖,道:「姐姐,候之久矣!」小姐举手摇摇,低低道:「莫要响动!」那阮三同携素手,喜不自胜,转过牀背后,开了侧门,又到一个去处,小巧漆卓藤牀,隔断了外人耳目,双双解带,尤如鸾凤交加﹔卸下衣襟,好似渴龙见水。有只词,名《南乡子》,单道着日间云雨。怎见得?词曰:
情兴两和谐。搂定香肩脸贴腮。手摸酥胸奶绵软,实奇哉。褪了裤儿脱绣鞋。玉体着郎怀。舌送丁香口便开。倒凤颠鸾云雨罢,嘱多才。芳魂不觉绕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