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清平山堂話本
千千丈琉璃井里,番为失脚夜行人。
雨里烟村雾里都,不分南北路程途。
多疑看罢僧繇画,收起丹青一轴图。
陈巡检与王吉听谯楼更鼓,正打四更。当夜月明早光之下,主仆二人,前无客店,后无人家,惊得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。只得交王吉挑了行李,自跳上马,月光之下,依路迳而行。在路,巡检知是中公妖法:「化作客店,摄了我妻去,自从古至今,不见闻此异事。」巡检一头行,一头哭:「我妻不知着落!」迤逦而行,却好天明。王吉劝官人:「且休烦恼,理会正事。前面梅岭,望着好生嶮峻崎岖,凹凸难行,只得捱过此岭,且去沙角镇上了任,却来打听寻取孺人不迟。」陈巡检听王吉之言,只得勉强而行。
且说申阳公摄了张如春归於洞中,惊得魂飞魄散,半晌醒来,泪两行下。原来洞中先有一娘子,名唤牡丹,亦被摄在洞中日久,向前来劝如春:「不要烦恼。」申阳公说与如春:「娘子,小圣与娘子前生有缘,今日得到洞中,别有一个世界。你吃了我仙桃、仙酒、胡麻饭,便是长生不死之人。你看我这洞中仙女,尽是凡间摄将来的。娘子休闷,且共你兰房同室云雨。」
如春见说,哀哀痛哭,告申阳公曰:「奴奴不愿洞中快乐,长生不死,只求早死。若说云雨,实然不愿!」申阳公见他如此,自思:「我为他春心荡漾,他如今烦恼,未可归顺。其妇人性执,若逼令他,必定寻死,却不可惜了这等端妍少貌之人?」乃唤一妇人,名唤金莲,洞主也是日前摄来的,在洞中多年矣。申阳公吩咐:「好好劝如春,早晚好待他,将好言语诱他,等他回心。」
金莲引如春到房中,将酒食管待。如春酒也不吃,食也不吃,只是烦恼。金莲、牡丹二妇人再三劝说:「你既被摄到此间,只得无奈何。自古道:『在他矮簷下,怎敢不低头!』」如春告金莲云:「姐姐,你岂知我今生夫妻分离,被这老妖半夜摄将到此,强要奴家云雨,决不依随,只求快死,以表我贞洁。古云:『烈女不更二夫。』奴今宁死而不受辱!」金莲云:「『要知山下事,请问过来人。』这事我也曾经来。我家在南雄府住,丈夫富贵,也被申公摄来洞中五年。你见他貌恶,当初我亦如此,后来惯熟,方才好过。你既到此,只得没奈何随顺了他罢!」
如春大怒,骂云:「我不似你这等淫贱,贪生受辱,枉为人在世,泼贱之女!」金莲云:「好言不听,祸必临身!」遂自回报申阳公,说:「新来佳人不肯随顺,恶言诽谤,劝他不从。」申阳公大怒而言:「本待将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