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三宝太监西洋记1

  
  弄了这一夜,恰好大天亮了。王神姑走将来,磕头如捣蒜,口口称谢。老母道:“我只为着你的师父,故此不远而来。哪晓得这个钵盂这等厉害!”王神姑道:“是俺番王设一个计较,说道:‘多取些杉条,搭起一个鹰架,安上一个天秤,多用绳索,多用官兵,秤它起来。’不知祖师意下何如?”老母道:“我们是个仙家,哪晓得你这尘世上的事故,悉凭你行就是。”王神姑果真的取了杉条儿,找了鹰架,安了天秤。只是拿了绳索,没去用处,拿了撬棍,没去使处。怎么没去用处,没去使处?你想一想,只是一个滑钵盂,到哪里去用绳索,到哪里去使撬棍?空费了这许多杉条儿。只见火母在里面吆喝道:“趁着这些杉条儿,我有一个妙计。”王神姑道:“你是个甚么妙计?”火母道:“我本是个火神。你外面把杉条儿打碎了,用凡火烧进;我里面把三昧真火放出来烧出,里外夹攻。这钵盂名虽紫金,其实是个铜的,却不一下子烧化了?”王神姑一心要救师父,就依师父所言,也不请教老母,径自把个杉条儿打碎,又用上些琉璜焰硝引火之物,引起外面的火来,烧将进去。火母在里面把自己的十万八千毫毛孔窍,尽数放出三昧真火,烧将出来,只指望烧化了钵盂。哪晓得烧了一会,火母在里面吆喝起来。王神姑说道:“师父,你吆喝甚么?敢烧化了钵盂么?”火母道:“钵盂还不曾化,只是我的四大,渐渐的要化了。”王神姑道:“怎么处?”火母道:“你快把火熄了罢!”王神姑连忙的把这些杉条儿的火散开了。火母又在里头吆喝。王神姑道:“你又吆喝甚么?”火母道:“这钵盂烧发了火性,我里面一刻也难安身。你还求我师父救我哩!”王神姑又朝着老母只是磕头。
  
  老母没奈何,一驾祥云而起,竟到东海之中水晶宫里,叫过龙神来,告诉他说道:“只因燃灯古佛把个钵盂罩住了我的徒弟,我徒孙孟浪,把个火来烧化钵盂。这如今钵盂不曾烧得化,到反烧得里面安身不住。是我特来问你借四条玲龙,退去钵盂的火性,救我徒弟之命。”龙王沉吟了一会,心里想道:“放出冷龙,治世佛爷见怪;不放出冷龙,治世祖师见怪。事在两难,不好处得。”老母早知其意,大喝一声道:“唗!你若说半个不字,我教你这水晶宫里都住不成,我就打落你到阴山背后,教你永世不得翻身!”龙王没奈何,只得开了冷宫,放出四条冷龙,奉承了治世老母。
  
  老母一驾祥云,来到钵盂之处,吩咐冷龙如此如此。四条冷龙衔头衔尾,把个钵盂围得定定的,围了这等两三个时辰,却才退了

页数:322/379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