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十二楼 清 李渔


  却也古怪,又不知是天从人愿,又不知是人合天心,这个知趣的毒疮竟替她害了一生,到底不曾合缝。这是什么缘故? 

  要晓得这个女子,原是有人道的,想是因她孽障未消,该受这几年的磨劫,所以造物弄巧,使她虚其中而实其外,将这件妙物隐在皮肉之中,不能够出头露面。到此时魔星将退,忽然生起毒来,只当替她揭去封皮,现出人间的至宝,比世上不求而得与一求即得的更稀罕十倍。

  这一男一女,只因受尽艰难,历尽困苦,直到心灰意死之后,方才凑合起来,所以夫妇之情,真个是如胶似漆。不但男子画眉,妇人举案,到了疾病忧愁的时节,竟把夫妻变为父母,连那割股尝药、斑衣戏彩的事都做出来。

  可见天下好事,只宜迟得,不宜早得;只该难得,不该易得。古时的人,男子三十而始娶,女子二十而始嫁,不是故意要迟,也只愁他容易到手,把好事看得平常,不能尽琴瑟之欢、效于飞之乐也。

鹤归楼

第一回 安恬退反致高科 忌风流偏来绝色

  诗云: 

  天河盈盈一水隔,河东美人河西客。

  耕云织雾两相望,一岁绸缪在今夕。

  双龙引车鹊作桥,风回桂渚秋叶飘。

  抛梭投杼整环佩,金童玉女行相要。

  两情好合美如旧,复恐天鸡催晓漏。

  倚屏犹有断肠言:东方未明少停候。

  欲渡不渡河之湄,君亦但恨生别离。

  明年七夕还当期。不见人间死别离,朱颜一去难再归! 

  这首古风是元人所作,形容牛女相会之时,缠绵不已的情状。这个题目好诗最多,为何单举这一首?只因别人的诗,都讲他别离之苦,独有这一首,偏叙他别离之乐,有个知足守分的意思,与这回小说相近,所以借它发端。

  骨肉分离,是人间最惨的事,有何好处,倒以“乐”字加之?要晓得“别离”二字,虽不是乐,但从别离之下,又深入一层,想到那别无可别、离不能离的苦处,就觉得天涯海角,胜似同堂,枕冷衾寒,反为清福。第十八层地狱之人,羡慕十七层的受用,就像三十二天的活佛,想望着三十三天,总是一种道理。

  近日有个富民出门作客,歇在饭店之中,时当酷夏,蚊声如雷。自己悬了纱帐,卧在其中,但闻轰轰之声,不见嗷嗷之状。回想在家的乐处,丫鬟打扇,伴当驱蚊,连这种恶声也无由入耳,就不觉怨怅起来。另有一个穷人,与他同房宿歇,不但没有纱帐,连单被也不见一条,

页数:102/149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