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吴三桂演义

计大巧。”乃分兵四大队:以第一队约五千人留守大营,以防袭击;以第二队约五千人往争小路而进;以第三队约万人默待谭洪调兵时前往攻关;以第四队约万人待谭洪赴援小路,若闻本军攻关,必调兵折回,因求与谭军一战。分拨既定,赵良栋复谓诸将道:“此次分兵,只视谭洪调兵往救否以为胜负。若天助我军,谭洪若中吾计,则有三个希望:第一望谭洪若不往救,则乘势可通过小路;第二望前关可破;否则候谭洪赴援后回军往返,此时与战,亦可一胜。既胜谭洪,不患不能破关也。务望诸君,奋勇从事。否则,旷日持久,纵不致败,亦将为谭洪所困矣。”诸将得令,皆奋勇请行。

  原来谭洪所驻小路各小队,果如赵良栋所料,只以通报消息。那一日正在营中商议防守之策,忽探子报到,西山小路已有敌军大队来攻,不下五千人。现在本军小队,只据险猛御,速宜救援,迟则恐不能久守矣。谭洪听了,乃道:“救则应救,但其中须有个参酌。赵良栋部下约三万人有余,今只以数千人往攻小路,又不预备后援,俾待通过小路之后以图大进,是其志不在攻取小路也,不过欲诱吾以大兵赴援,彼好于中取事耳。吾不要中他的计。今阳为往救小路,而先伏大兵以候之。”乃遣部将胡念恩领三千人打自己旗号,往援西山小路,却以部将谭延年领兵五千人,在中途接应,并保胡念恩一军,以防掩袭。时韩大任自九江败后奔回长沙,由胡国柱在长沙时遣他回川,至是亦在谭洪军中。谭洪乃令韩大任领五千人为游击之师,另以部将张明领三千人阳为守营,以诱良栋,谭洪却引万人择地理伏,余外尽数守关。

  分拨已定,赵良栋已得报告,谓谭洪已引兵赴西山小路大营,守兵只有三四千人。良栋道:“谭洪大军三万余人,纵使带兵往救,何至仅留数千人守营?其中恐有诈也。”米光元道:“谭洪一勇之夫,有何计较?彼正防我偷过小路,骤闻警报,安得不住?大将军何疑虑之多也?”赵良栋听罢,从之。一面令米光元领兵攻谭洪大营,令何进忠领兵等候谭洪回军,在中途截击,自与诸将为米光元后继,合攻谭洪大营,并乘势攻关。下令既毕,鼓噪齐进。

  米光元领兵一拥而进,谭军部将张明即弃营而遁。米光元夺得谭洪大营,复乘势追赶。赵良栋道:“彼未尝交战,即已退兵,其中必诈。”时副将张占标在旁,争道:“彼不料我以大军攻之,直提兵赴西山小路,故留兵已少。

  敌将张明,以众寡不敌,其退宜矣。今日不追,实失机会也。”赵良栋仍半疑半信,但三军皆踊跃猛进,不可收拾。


页数:206/233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