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西湖二集明. 周楫
虽然坐化而去,他却心心念念要度脱众生,仍旧转身做个大智慧男子,戴网儿的和尚,大阐佛门,辅佐圣天子江山。看
官,你道他毕竟投托做什么人?且听下回分解。正是:要来就来,要弃就弃。投胎托舍,如同儿戏。
话说寿禅师在西方极乐国端坐于九品莲台之上,一坐七百余年,观见南赡部洲正值元朝末年劫杀之运,红巾贼起,
杀人如麻。可怜中原百姓夫妻子母不能相保,就如釜中之鱼、汤中之鳖一般,日夕愁苦,呼天叫地。幸遇上帝好生,降
下一位真人扫除暴乱,救济生民。那寿禅师觑着这个方便,离了西方极乐世界,来到南赡部洲,投胎转世,照见金华浦
江宋家,世积阴功,广行善事,该出好子孙光大门户,遂翻一个筋斗投入母腹中。他母亲陈氏怀孕之时,梦见西方一尊
古佛,金童玉女擎着幢幡宝盖,到于家庭之间,天乐迎空,那尊古佛手执一部《华严经》对他母亲道:“吾乃杭州永明
寺延寿和尚,久在西方极乐国土,因见世界阎浮众生尽遭兵刃之灾,好生苦恼,特持此一部《华严经》来到汝家,上以
辅佐圣主,下以救济生民,保佑汝家亦得九族升天也。”说罢,母亲实时怀孕。母亲未曾怀孕之时,终日病苦缠身,到
得怀孕之后,觉得身体轻快,真圣胎也。怀孕七月而生,生产之时,母亲并不痛苦,异香满室,俱似旃檀之香,遂取名
宋寿。后有人说道:“前世因果之事,不可说破,不可重取。”遂改名宋濂,字景濂。自幼便好念佛,声音清亮,又好
盘膝而坐。六岁便能诗歌,父亲试把《法华经》与他看,他一遍之后,便背诵得出。十岁之后,文章二字更不必说。性
好放生,浦江有个姓郑的人家,一门孝友,自宋朝建炎初年起直至元朝末年,共二百五十余年再不分居,浦江人都称为
“孝义郑家”,府、县官赠他牌匾,名为“天下第一人家”。他家中广有书籍,见宋景濂大有文才,请他去做先生教训
子弟。宋景濂在他家数年,把郑家书籍尽数都读,又读佛书。
有个宗泐和尚,字季潭,生于台州,同是西方会上一尊古佛,也为世遭劫运,特特下来救世;又恐真人下降,不信
佛法,灭除了这一教,故意下来阐扬佛法,簸弄神通,共扶佛教,在径山修行。遂到浦江来见宋景濂,果然一见如故,
日日与他谈论佛法。宗泐和尚遂授宋景濂持七俱胝准提佛母咒之法道:“若持之久久,其功德灵验,不可胜言。”那准
提咒法道:每日依法持诵。先须金刚正坐,以右脚压左脚上,或随意坐亦得手结大三昧印,二手仰掌展舒,以右手加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