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怡情佚史
光景,岂不要将个琼华小姐气死了么?明日也请了袁绮香、苏浣香、浣兰、吴紫烟、王蓉华、孙佩秋来陪新人,群仙高会,又叙了一日。华夫人因是父亲得意门生,又是年伯母来请他,所以欣然而来。至排场热闹,与田家一样,不能细述。以后子玉闺房之乐,真是乐不可言。一个仕女班头,一个才人魁首,或早起看花,或迟眠玩月,或分题拈韵,或论古辨疑,成了个闺房良友,自然想念琴言之心也减了几分。
一日,子玉在房中与琼华谈心,值馆中有事请他,即便穿衣出门。不意将个小锦囊落在地下。琼华拾起解开时,见折着两张字:一张认得是子玉笔迹,一首《金缕曲》,反复吟哦,甚觉悲楚,知是送别词。再看那一张,也是《金缕曲》,想是那人和的。又看了信笺写着琴言的名字,不觉心中甚喜,想道:
“我几次问他那琴言,他总不肯告诉我实话,倒取笑我,说我与他生得一样,如今教我拿着了凭据,看他回来怎样抵赖。
原来他们有这样深情,彼此魂梦相唤,又说肠已断了几回,这个情倒是人间少有的。”又想:“我在家时,常听得哥哥与姐夫议论这个琴言,说他这段情来得很奇,令人想不出来的。今看了这两首词,果然非有情有恨人说不出来。”便将那词稿收起,将那锦囊挂在一边。
少顷,子玉回来,一时倒想不起锦囊,忽见挂在那边,便吃了一惊。琼华故作不见,只见子玉欲取不取,如有所思,颇为可笑。子玉忍不住把锦囊取了下来,捏了一捏,空空的,心甚着忙,知道琼华取了去了。别样倒还可以辩,惟有那信上有琴言的名字,如何辩得来?欲要问时,又不好径问,只时时偷望琼华一眼。琼华忍不住笑了一笑,子玉借此进言,便问:“为何好笑?”琼华道:“我笑么,我其实也不要笑,偏无故的笑起来。”子玉也笑道:“那里有既不愿笑,而偏要笑的,正是:人世难逢开口笑。”琼华又笑道:“人生有几断肠时?”子玉听了这句,已打到心坎里来,便不敢再问,心上想:“走开了就算了,省得讲这一番糊涂帐。”琼华已瞧出他要走,若走了,这话就说不成,便要将话兜住他,对子玉道:“我今日见了两首好词,我念给你听。”便念将出来。子玉笑道:“你不必论什么,单论这两首词好不好?”琼华道:“好。若不好,我还念熟他?但我不甚懂得词中之意,你讲给我听。”子玉笑道:“但凡诗词的意也不能讲的,一时要凑成那一句,随便什么都会拉上来。只可说以指喻指之非指,以马喻马之非马。若要认真讲起来,那《离骚》美人、香草之言,也去凿凿的指明他吗?”琼华笑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