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怡情佚史

何如?”道翁道:“真一字之师,敢不拜服!”道翁又饮了几杯酒,道:“老兄近来诗力益肆,正如浔阳九派,泛滥横溢,弟倾心已久。但阁下之诗,无论游戏之言,也入全稿,似乎不可。何不分为内集、外集?”石翁道:“游戏之言,颇得天趣,《三百篇》不废《桑中》、《溱洧》,何以圣人当日删《诗》,也不另编一集呢?”道翁道:“此是存本国土风,且寓惩创读诗者之逸志。若以吾兄现身说法,似以逸志为正音,以游戏为风雅,譬如群仙齐集于王母瑶池,而曲巷青楼之妖婢连袂而来,且得与彩鸾、双成并坐其间,无目者以为同一丽姝,而识者则既灌而往,已不欲观。且有妨于名教之作,尤宜割爱。兄如赵飞燕、卓文君风流太过,固不肯为小节所拘。但身后之名,权在人口,吾兄岂不自知。特以才华侗傥,厌作绳墨中生计耳。”石翁道:“敬佩良箴,自后必为留心,以赎前咎。”忽然看看琴仙,说道:“琼枝太艳。”又笑道:“无逾我园,无折我树檀。”琴仙听了说他“琼枝太艳”,便有些不悦。道翁望着园中道:“你这园真好清净,正是合着‘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’两句。”
  石翁听了,始不为异,忽然悟了,说道:“可恶!可恶!”道翁也笑。石翁道:“你送我副对子,要说得真切,不要那隔靴搔痒的话。”道翁念道:“天下词人皆后辈。”石翁大笑道:“当不起,但马齿加长也还说得去。”道翁笑道:“下联倒难对呢。”又说道:“此地有个卢莫愁,借他对一对罢,‘卢家少妇是乡亲。’”石翁狂笑起来,道:“这个不可。这一句倒可用作印章,作对子不好,再想副大方些的。”道翁道:“我又想了一副,但你又要疑心的。”石翁道:“你且说来。就骂我,也只要骂得切当。”道翁道:“腹不负我,我不负腹;文如其人,人如其文。”石翁想了一想,道:“对子虽非是你的好心,但于我颇合。文章具在,也是共见共闻的,千秋位置,自有一定,就用这一副罢。”石翁见琴仙玉笋尖尖的,拿了把扇子,便要他的扇子看,顺便拉他的手看了一看,赞道:“此子有文在手,是有夙慧的。”便将他的手,翻来翻去,迷离老眼,看了两回,又将自己扇子递与琴仙。琴仙见这扇上画甚好,不忍释手的看。石翁将琴仙的扇子看了一看,原来是道翁画的梅妻鹤子图,就拿手扇着。又谈了一回,道翁要回船,石翁约他明日一早去游玩诸名胜,道翁应了,同了琴仙,辞了石翁,仍旧坐了肩舆,由旧路出了旱西门,坐船而回。天已晚了,琴仙在路上始知换了扇子,心中甚悔,回船告知道翁,道翁道:
  “明日我还去,

页数:474/530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