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赵太祖三下南唐
曰:“公子此去入城见驾,唐兵困攻不妨,惟有余鸿法力多端,非武夫可力敌,二马相逢恐遭其害,切不可恃勇与他交锋,且避之进城见驾,可免灭殃。今有圣母镇魔灵签,与公子戴上。”亲手取下银盔结在发内,好好戴正银盔。公子此际见小姐如此用情之深,实乃多情贤良女。也觉不忍分离,不意又堕泪沾襟,惹起小姐倍加悲切,对面泪眼相看,只得步出。小姐送了一程,有七八里,公子几次催速回,小姐只是不依。不知不觉又有七八里之遥,众丫环也劝小姐请回:“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,只忧老爷又疑惑不安也。”小姐听了劝言,不觉下泪纷纷,公子也惨切依依,二目观望。小姐曰:“公子前途慎重,奴在闺中日盼佳音。”公子曰:“小生一进城见驾,自即放胆奏知圣上,来迎请小姐。”言罢一拱相辞,分途别去。不知夫妻何日再会同为一殿之臣,且看下回分解。
第十六回 唐军师怯敌退兵 高公子卸甲染病
诗曰:
英雄才结女班头,又向疆场破敌谋。
当年白马金枪去,麟阁标登姓字留。
当下刘小姐辞别公子回归在上,一心感念丈夫远行不为意,只忧余鸿法力厉害,丈夫恃勇心刚遭其毒手。故后园夜夜焚香,祷告当空佑护公子一路平安无灾无咎入城,他实乃多情之女也。不烦言。再说高君保一路行程,快马加鞭,饥餐渴饮,夜宿晚行,将有半月,赶至潼关。此座关乃三王爷赵光美镇守,兵多将勇以守御此咽喉重地。惟君保是背母私逃的,单枪匹马要与三王爷舅舅借兵一万五千。是日扣关令人通报。三王爷闻王外甥到关大喜,即传他进见。高公子下礼,上请过三王母舅金安。三王爷曰:“贤甥至亲,休得拘礼。”命之下坐,甥舅情深,谈论多时,是夜少不得排筵宴,甥舅对叙。王爷问及起兵,公子将背母私逃瞒过,只说借兵先住寿州报知太祖公公,后队母亲陶夫人大兵不日到来,三王爷许克此大事。在别人没有王姑号令,抑或陶元帅军令,在三王爷必不允借离守关之兵,惟君保乃外甥至亲,故不用令箭为号,即一诺借之。次早王爷令人点起精壮铁甲军一万五千,粮草齐备与之。公子暗暗大悦,拜别三王母舅出潼关而去。逮后王姑赵美容差人赶到,三王爷乃知王外甥乃背母私出,懊悔不羁留他、又不查详明,恐招妹怪恼,即日差兵追赶,已是不及,只由彼行为。有家丁赶回上复赵王姑,不多细说。
却说高君保得了一万五千雄兵,威威武武,一程向金陵杀进。一到了寿州城,果见唐营大寨扎结于五里之外,将寿州围困得如铁桶一般,其坚固,势若江潮,众如蚁附数十万之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