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尚书

  大凡能做臣僚的人,总是其先辈或本人有功于国于民,才会参与国政,享有功名利禄。有了功名利禄,就会滋生骄奢淫逸,目中无人,有恃无恐。有恃无恐,就敢于胡作非为,骑在别人头上 拉屎拉尿。腐败就是由此产生的。尧、舜的太平盛世、清明政治 已一去不复返了,接踵而来的是日甚一日的腐败。
  古代政治腐败大概有两个重要根源:一是人治和世袭制造成 了庞大的特权阶层,从天子下至芝麻官,无不如此。二是专制制 度为人性丑恶的一面和弱点提供了温床。盘庚大概不会想到这些。 他请出先王和旧时制度,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理由,毕竟血缘、 祖先、传统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起着巨大的纽带作用,毕竟腐 败的官员内心总是有所畏惧,否则就真的是“和尚打伞,无法无 天”了。
  话说回来。争论不过起于迁移国都,而实质是盘庚试图对日 益腐败的政治机器动手术———“去奢行俭”。用意虽好,却是治标 不治本。再出现腐败,又往哪儿还?迁来过去,总不会还出地球, 更要紧的是根子在制度和人身上。不作开膛剖肚的手术,是无法 真正解决问题的。
  当然,盘庚迁殷的结果,的确带来了商王朝暂时的兴盛,用 今天的话说,他算得上是个改革者。他受到众多客观条件的制约, 能力排众议,推行自己的设想,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、耐心。他 采用的是文的一套——一规劝说服,而不是武的一套,他显然知道; 迫使人顺从容易,而要使人真心诚意地顺从,就难多了。从这个 意义上说,迁都的成功,也是盘庚征服人心的成功。因此,盘庚 是值得称赞的。
  此外,这篇经典性的劝诫文,为我们的汉语成语增添了一些 词汇,比如予若观火,若网在纲,有条不紊,燎原之火。这从一 个侧面说明,改革者要有文化,有智慧,见多识广,了解民心所 向,才可能获得多数人的支持,事业才可能成功。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盘庚是东方的摩西?
  【原文】
  “呜呼!今子告汝:不易(1)!永敬大恤,无骨绝远②!汝分猷念 以相从(3),各设中于乃心④。乃有不吉不迪⑤,颠越不恭(6),暂遇奸宄(7),我乃劓殄灭之(8),无遗育(9),无俾易种于兹新邑(10)。”
  “往哉生生!今予将试以汝迁,永建乃家。”
  【注释】
  ①易。变更,这里指迁都的计划不会变更。②晋:相互。绝远:疏 远。③分:比,亲近。猷:谋划

页数:22/46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