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孟子

  更何况,我们今天出版业大大发展。日出一书的出版社已不 在少数,书籍汗牛充栋,其负面效应是“无错不成书”,这已成为 一个日益引起人们呼吁的社会问题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“尽信书, 则不如无书”的精神就显得尤其必要。不然的话,可是要出大问 题的了。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
  【原文】
  孟子曰:“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。”
  【译文】
  孟子说:“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,但不能够教会别 人巧。”
  【读解】
  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段对于诗歌艺术的分析正好可以借来发 挥孟子的这一思想。
  康德说:“尽管对于诗艺有许多详尽的诗法著作和优秀的本典 范,但人不能学会巧妙地做好诗。”以大诗人荷马为例,他可以教 给人以作诗的方法、韵律等,但绝不可能教会第二个人也写出他 的那些伟大诗篇。因为他自己“也并不知道他的那些想象丰富而 思致深刻的意象是怎样涌上他的心头而集合在一起的。”(参见《判断力为批判》)第47节)
  简单说,诗艺也罢,能工巧匠的手工艺技巧也罢,都只能教 会人规矩法则而不能教会人如何去“巧”。而规矩法则仅仅是及格 线,要想真正“巧”起来,关键还在于自己勤勉努力地去摸索,所 谓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,所谓“熟能生巧”,都离不开各人的体悟。 这也正是“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各人”的意思罢。
  既然如此,当然也就只有看自己的了。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
  【原文】
  孟子曰:“民为贵,社稷①次之,君为轻。是故得乎丘②民而为 天子,得乎天子为诸侯,得乎诸侯为大夫。诸侯危社稷,则变置。 牺牲③既成,粢盛既洁④,祭祖以时,然而早干水溢,则变置社稷。
  【注释】
  ①社稷;社,土神。稷:谷神。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,都要立坛祭祀 “社”、“稷”,所以,“社稷”又作为国家的代称。②丘:众。③牺牲: 供祭祀用的牛、羊、猪等祭品。④粢(zi):稷,粟米。粢盛既洁的意思 是说,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。
  【译文】
  孟子说:“百姓最为重要,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,国君为 轻。所以,得到民。心的做天子,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,得到国 君欢心的做大夫。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——国家,就改立国君。祭 品丰盛,祭品洁净,祭扫按时举行,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,那就 改立土神谷神。”

页数:181/192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