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孟子

帮助种公田而不再收税。⑤廛:这里指民居,与“廛而不征”的 “廛”所指不同。(6)夫里之布:古代的一种税收名称,即“夫布”、“里 布”,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土地税、劳役税。(7)氓:指从别处移居来的移民。 (8)天吏:顺从上天旨意的执政者。这里的“吏”不是指小官
  【译文】
  孟子说:“尊重贤才,使用能人,杰出的人物都有职位,那么, 天下的士人都乐于在这样的朝廷担任一官半职了;在市场上提供 储货的地方却不征税,把滞销的货物依法收购不使积压,那么,天 下的商人都乐于在这样的市场做生意了;海关只稽查而不征税,那 么,天下的旅客都乐于在这样的路上旅行了;种庄稼只按井田制 助耕公田而不再征税,那么,天下的农民都乐于在这样的土地上 耕种了;居民区没有额外的土地税和劳役税,那么,天下的百姓 都乐于成为这里的居民了。真正能够做到这五点,就连邻国的百 姓都会把他当父母一样仰慕。如果有谁想率领这些百姓来攻打他, 就好比率领儿人去攻打父母,自有人类以来就没有成功过的。使 这样,他就今天下大改了。天下无敌的可叫做‘天吏’。做到了 这个程度还不能够应天下归服的,是从来没有过的。’”
  【读解】
  这一章实际上是孟子与齐宣王对话中关于“发政施仁”(《梁 惠上》1.7)内容的进一步展开。
  我们从他展开的描述中,看到的走一幅开放的治国蓝图: 从干部政策到商业、农业、城市居民、海外关系等各个方面, 无不以开放的姿态来处理。
  开放则得民心.得民心则国家兴旺发达。
  古代已是如此,当今更是必然的趋势。
  当然,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,关于用人,关于税收(商业 税、关税、农业税、城市人口上地占用税等等),恐怕都还有很多 地方不能尽如人意。这里面错综复杂的原因是非常之多的,需要 专题研究。其中根本的一条恐怕还是理论与实践的冲突。一方面, 理论毕竟含有很多理想的成分;另一方面,治理一个国家(甚至 一个地区)绝非纸上谈兵那样容易,其中千头万绪的矛盾,千丝 万缕的纠葛,非个中人绝难有所体会。
  尽管女。此,我们也不能不认为孟子在这里所描绘的开放蓝图 是诱人的。尤其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战火纷飞、兵祸不断的时代,如 果有哪一个君王真能够做到实践他的这一系列规划,那的确是非 常难能可贵的。当然,是不是真能像他所说的那样行之有效,甚 至达到“无敌于天下”的理想程度,那又另当别论了。
  当今之世,改革开放,孟子的这一幅理想蓝图倒正好可以作 为我们的借鉴。

页数:48/192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