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孟子
选择职业,不可不慎
【原文】
孟子曰:“矢人①岂不仁于函人②哉?矢人唯恐不伤人,函人唯 恐伤人。巫匠亦然③。故术④不可不慎也。孔子曰:‘里仁为美,择 不处仁,焉得智?’夫仁,天之尊爵也,人之安宅也。莫之御而不 仁⑤,是不智也。不仁、不智,无礼、无义,人役也。人役而耻为 役,由(6)弓人而耻为弓,矢人而耻为矢也。如耻之,莫如为仁。仁 者如射:射者正己而后发;发而不中,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 已矣。”
【注释】
①矢人:造箭的人。②函人,造销甲的人。③巫:巫医,鹅 生。匠:匠人,这里特指做棺材的木匠。④术:这里指选择谋生之术,也 就是选择职业。⑤御:阻挡。(6)由:同“犹”,好像。
【译文】
孟子说:“造箭的人难道不如造销甲的人仁慈吗?造箭的人唯 恐自己造的箭不能够伤害人,造销甲的人却唯恐箭伤害了人。医 生和棺材匠之间也是这样。所以,一个人选择谋生职业不可以不 谨慎。孔子说:‘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。选择住处而不迷 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,怎么能说是明智呢?’仁,是上天尊贵的爵 位,人间最安逸的住宅。没有人阻挡却不选择仁,是不明智。不 仁不智,无礼无义的人,只配被别人驱使。被别人驱使而引以为 耻,就像做了造弓的人却又以造弓为耻,做了造箭的人却又以造 箭为耻一样。如果真正引以为耻,那就不如好好行仁。有仁德的 人就像射手:射手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放箭;如果没有射中, 不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,而是反过来找自己的原因。”
【读解】
孟子的本意还是为“仁”而鼓与呼。但在我们读来,他所提 出的“术不可不慎”的问题却更为有意思。
造箭的人生怕自己所造的箭不能够伤害人,而造铠甲的人却 生怕自己所造的党甲保护不了人。医生生怕自己的医术不高明救 不了人,而棺材店的老板却生怕没有人死,棺材卖不出去。这并 不是因为造箭的人和棺材店的老板就一定没有造党甲的人和医生 仁慈,而是职业使他们各自产生出不同的心理状态,或者说是职 业心理。
所以,孟子得出结论说:“术不可不慎。”选择职业一定要谨 慎。
问题是如果大家都把孟子的话听进去了,谁还愿意去做那造 军火的人,去开那棺材店或殡仪馆呢?
从另一方面来说,既有社会分工,就有职业选择。
虽然有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”的说法,有“干一行,爱 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