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孟子

  回答说:“不是,是用粮食换来的。”
  孟子问:“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呢?”
  回答说:“因为怕误了农活。”
  孟子问:“许先生用锅和甄子做饭,用铁器耕种吗?”
  回答说:“是的。”
  “他自己做的吗?”
  回答说:“不是,是用粮食换的。”
  孟子于是说:“农夫用粮食换取锅、瓶和农具,不能说是损害 了瓦匠铁匠。那么,瓦匠和铁匠用锅、瓶和农具换取粮食,难道 就能够说是损害了农夫吗?而且,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烧窑冶铁 做成锅、甑和各种农具,什么东西都放在家里随时取用呢?为什 么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种工匠交换呢?为什么许先生这样不怕麻 烦呢?”
  陈相回答说:“各种工匠的事情当然不是可以一边耕种一边同 时干得了的。”
  “那么治理国家就偏偏可以一边耕种一边治理了吗?官吏有官 吏的事,百姓有百姓的事。况且,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都 要靠各种工匠的产品才能齐备,如果都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成才能 使用,那就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。所以说:有的人脑力劳动, 有的人体力劳动;脑力劳动者统治人,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;被 统治者养活别人,统治者靠别人养活: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。
  “在尧那个时代,天下还未太平,洪水成灾,四处泛滥;草木 无限制生长,禽兽大量繁殖,谷物没有收成,飞禽起兽危害人类, 到处都是它们的踪迹。尧为此而非常担忧,选拔舜出来全面治理。 舜派益掌管用火烧,益便用烈火焚烧山野沼泽的草木,飞禽走兽 于是四散而逃。大禹疏通九条河道,治理济水、源水,引流入海; 挖掘汝水、汉水,疏通淮水、泅水,引流进入长江。这样中国才 可以进行农业耕种。当时,禹八年在外,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前 都不进去,即便他想亲自种地,行吗?
  “后稷教老百姓耕种收获,栽培五谷,五谷成熟了才能够养育 百姓。人之所以为人,吃饱了,穿暖了,住得安逸了,如果没有 教养,那就和禽兽差不多。圣人又为此而担忧,派契做司徒,用 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道理来教育百姓——父子之间有骨 肉之亲,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,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,老少之间 有尊卑之序,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。尧说道:‘慰劳他们,安抚他 们,开导他们,纠正他们,辅助他们,保护他们,使他们创 所,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品德。’圣人为老百姓考虑得如此之 难道还有时间来亲自耕种吗?
  “尧把得

页数:72/192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