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论语

  【译文】
  道德修养好的:颜渊,闵子骞,冉伯牛,仲弓。会说话的:宰 我,子贡。宜于从政的:冉有,子路。熟悉古代文献的:子游,子 夏。
  【读解】   
  这十个人即孔门弟子中著名的“四科十哲”,是《论语》中经 常见到的人物。
 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,人也是一样,总是各有所长。就像制我们 今天的同班同学,各有特点,各有爱好,毕业后有的从政,有的 经商,有的搞科研,有的做文人,进入社会这个茫茫人海后,“八 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。
  所以,无论做教师的也好,做领导人的也好,都要善于发现 每个学生、每个属下的特点和所长,加以培养和任用,扬长避短, 知人善任。只有这样,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积极 性,做到人尽其才,才尽其用。
  或许孔子正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,才培养出三千弟子、七十 二贤人的罢。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鬼神生死之间
  【原文】
  季路问事鬼神。子曰:“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” 日:“敢①问死。”曰: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
  【注释】
  ①敢:谦词,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。
  【译文】
  子路问怎样侍奉鬼神。孔子说:“人都还难于侍奉好,谈什么 侍奉鬼呢?” 子路又问:“能问问死是怎么回事吗?”孔子回答说:“生还没 弄清楚,怎么能搞得清死呢?”
  【读解】   
  “可怜夜半虚前席,不问苍生问鬼神。”(李商隐《贾生》)
  子路所提出来的,就是这样一个“不问苍生问鬼神”的问题。
  在《雍也》篇里,当孔子回答樊迟关于什么是明智的问题时, 已主动以鬼神的问题为例说:“致力于人世间该做的事情,对鬼神 报敬而远之的态度。就可以说是明智的了。”
  现在,子路还来不明智地提出这个问题,所以孔子反问他说: “人都还难于侍奉好,谈什么侍奉鬼呢?”
  问题是,子路就是这样一个不“明智”的人,一问不成,又 生一问:“能问问死是怎么回事吗?”其实还是一个“鬼”问题,所 以孔子又一个反问把他推开:“生还没弄清楚,怎么能搞得清死 呢?”
  那可真是问得蹊跷,答得巧妙。
  其实,孔子也不完全是王顾左右而言他,把子路的问题推开 在一边。在孔子看来,鬼神的问题,生死的问题,都是探索宇宙 奥秘、生命本质的大问题,不是一句两句话可以说得

页数:102/226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