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论语

  【注释】
  ①逝:通“折”,摧折。② 欺、罔:《孟子-万章上》说:“君子可欺以其方,难罔以非其道。”所以,“欺”是指用合乎情理的话欺骗人;“罔” 则是指用不合情理的话去愚弄人。
  【译文】
  宰我问道:“追求仁德的人,假如有人告诉他说:‘仁德在井里面。’他会跟着跳下去吗?“孔子说:“那怎么会呢?君子可以被摧折,但不可以被陷害;可以被欺骗,但不可以被愚弄。”
  【读解】
  “朽木不可雕也”的宰我不仅爱打瞌睡,而且还爱提出刁钻古 怪的问题,看来真是孔门的一个调皮学生,难怪得老师要对他发脾气了。
  他这一次的问题也够刁钻的了,意思是说:“老师,你整天唠唠叨叨地要我们追求仁德,而社会现实之中哪有什么仁德呢?难 道那仁德在井眼里面,你也要我们跟着跳下去吗?”
  这一次老师没有发脾气,也没有理会他刁钻,他的钻牛角尖, 而是反话正听,并从正面回答了他的问题:“那怎么会呢?作为一个君子,他又不是傻瓜蛋,他可以被摧折,可以杀身成仁,为真 理而牺牲,但绝不会被陷害,不会被你这样荒唐的说法而引诱去 跳井。另一方面,你可以欺骗他,但你必须有合乎情理的说法,而 不可能用你这种不合情理的荒唐话去愚弄他。”
  如此说来,要欺骗一个君子,你一定得准备一套合乎情理的 说法。
  反过来说,既然你已经知道要欺骗一个君子就一定会有一套 合乎情理的说法,那么,如果你是一个君子,你不也就会对那些 看起来合乎情理的说法多一个心眼了吗?
  但愿你在圣人这里学到的不是骗术,而是防骗术!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博学于文,约之以礼
  【原文】
  子曰:“君子博学于文,约之以礼,亦可以弗畔①矣夫?“
  【注释】
  ①衅:同“叛”,指离 经叛道。
  【译文】
  孔子说:“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,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,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啊!”
  【读解】
  颜渊也曾说:“夫子循循然善诱人,博我以文、约我以礼。” (《子罕》)
  说明孔子不仅这样说,而且还这样实施于教育之中。
  既要学习文化知识,又要提高思想修养。德育、智育一起上, 这不是“又红又专”的教育方针吗?
  真能做外’又红又专”,品学兼优,自然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。

页数:66/226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