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左传
要知道什么叫阴险,伯州犁的做法就是示范。这种人如同隐 藏在阴暗角落的敌人,危害性比公开拿枪站出来的敌人要大得多, 更让人痛恨。因此,锋芒所向,不应仅仅指向贪婪者,更应指向 阴险的作弊者。
------------------
蔡声子论晋用楚村(襄公二十六年)
——人才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
【原文】
初,楚伍参与蔡大师子朝友①,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也(2)。伍 举娶于王子牟③。王子牟为申公而亡,楚人曰:“伍举实送之。”伍 举奔郑,将遂奔晋。声子将如晋,遇之于郑郊,班荆相与食④,而 言复故⑤。声子曰:“子行也,吾必复子。”
及宋向戌将平晋、楚(6),声子通使于晋,还如楚。令尹子本与 之语(7),问晋故焉,且曰:“晋大夫与楚孰贤?”对曰:“晋卿不如 楚,其大夫则贤,皆卿材也。如妃押皮革(8),自楚往也。虽楚有材, 晋实用之。”子木曰:“夫独无族姻乎(9)?”对曰:“虽有,而用楚材 实多。归生闻之:善为国者,赏不僭而刑不滥0。赏僭,则惧及淫 人;刑滥,则惧及善人。若不幸而过,宁僭,无滥;与其失善,宁其利淫。无善人,则国从之。《诗》曰:‘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(11)。’ 无善人之谓也。故《夏书》曰:‘与其杀不辜,宁失不经(12)。’惧失 善也。《商颂》有之曰:‘不僭不滥,不敢怠皇。命于下国,封建 厥福(13)。’此汤所以获天福也。古之治民者,劝赏而畏刑(14),恤民不 倦(15)。赏以春夏,刑以秋冬。是以将赏为之加膳,加膳则饫赐(16),此 以知其劝赏也。将刑为之不举(17),不举则彻乐(18),此以知其畏刑也。 夙兴夜寐(19),朝夕临政,此以知其恤民也。三者,礼之大节也。有 礼,无败。今楚多淫刑,其大夫逃死于四方,而为之谋主(20),以害 楚国,不可救疗,’所谓不能也(21)。子丁之乱,析公奔晋(22)。晋人置 诸戎车之殿(23),以为谋主。绕角之役(24),晋将遁矣,析公曰:‘楚师 轻窕,易震荡也。若多鼓钧声(25),以夜军之(26),楚帅必遁。’晋人从 之,楚师宵溃。晋遂侵蔡,袭沈(27),获其君(28),败申、息之师于桑 隧(29),获申丽而还(30)。郑于是不敢南面(31)。楚失华夏,则析公之为也。 雍子之父兄谮雍子(32),君与大夫不善是也(33),雍子奔晋。晋人与之 蓄(34),以为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