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左传

要到晋国去,他在郑 国都城的郊外碰到了伍举,两个人把荆草铺在地上坐著一起吃东 西,谈到了伍举回楚国的事。声子说:“您走吧,我一定要让您回 楚国。”
  到了宋国的向戌来调解晋国和楚国的关系时,声子到晋国去 当使节,回国时到了楚国。楚国令尹子木同声子谈话,问起晋国 的事,并且还问:“晋国的大夫和楚国大夫比谁更贤明些?”声子 回答说:“晋国的卿比不上楚国,但是它的大夫却很贤明,都是做 卿的人才。正像杞木、梓木和皮革,全是从楚国去的。虽然楚国 有人才,实№上却是晋国在使用他们。”子木说:“难道晋国没有 同族和姻亲当大夫吗?”声子回答说:“虽然有,但是使用楚国的 人才的确很多。我听说过:善于治理国家的人,赏赐不过分,刑 罚不滥用。赏赐太过分,就怕赏赐到坏人头上;滥用刑罚,则怕 惩罚到了好人。如果不幸越过了限度,也宁愿赏赐过头,而不要 滥用刑罚;与其失去了好人,还不如有利于坏人。没有好人,国 家就会跟著遭殃。《诗·大雅.瞻印》中说:‘贤能的人没有了,国 家就将遭受危难。’这话说的就是国家没有好人。所以《夏书》上 说:‘与其杀害无辜的人,宁可放过犯罪的人。’这是担心失去了 好人。《诗·商颂·殷武》中说:‘不要过分不滥用,不可懈怠偷 闲懒,上天命令我下国,大力建树福和禄。’《就是商汤获得上天 赐福的原因。古代治理百姓的人,喜欢赏赐而惧怕刑罚,为百姓 忧心而不知疲倦。赏赐在春天和夏天进行,刑罚在秋天和冬天进 行。因此,在将要行赏时要为它加餐,加餐后把多余的酒菜赐给奔命 臣下,从这里可以知道他喜欢赏赐。将要用刑时则要减餐,减餐 时要撤去进餐时的音乐,从这里可以知道他惧怕用刑。早起晚睡, 早晚亲自上朝处理政事,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他为百姓忧心。喜欢 赏赐、惧怕刑罚、为百姓分忧这三件事,是礼丁的大节。有了礼 丁就不会失败。现在楚国经常滥用刑罚,楚国大夫逃亡到四周的 国家,成了那些国家的主要谋士,危害楚国,无法挽救和医治,这 就是说楚国不能任用贤人。子丁的叛乱,使析公逃到了晋国。晋 国人把他安排在国君的战车后面,让他做主谋。绕角战役,晋国 准备逃跑,析公却说:‘楚军心里轻浮急躁,容易被动摇。如果多 处同时发出击鼓声,趁夜色发动进攻,楚军一定会逃走。’晋国人 听从了析公的话,楚军在夜里败逃了。晋国接著侵袭蔡国,偷袭 沈国,俘获了沈国国君,在桑隧击败了申、息两地的楚军,抓住了为 了楚国大夫申丽后

页数:69/107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