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左传

  人才出逃的根本原因,在统治集团内部的勾心斗角,尔虞我 诈。作为一国之君,不能正确运用赏罚手段,不讲公平的原则,自 然会造成自己内部的分化。这一重大责任要由自己来承担,可以 叫做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尝,怪不到别人。
  当然,实№当中也可能出现敌手寻机主动来挖人才的情形,或 者用利诱的手段,或者用离间的阴谋,比如现代间谍战中常见的 双重乃至多重间谍。
  不管是哪种情形,我们都可以看出人才在竞争中的重要价值 和决定性作用。德国人奥本海姆出逃美国,使美国人造出了原子 弹,从而掌握了在二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张王牌。类似的事 例还可以举出很多。无论是在战场上,还是在商场和科技竞争之 中,一个优秀人才往往可以使局面发生根本性的改变,使掌握和 使用人才的一方占 制高点,掌握主动权和控制权。因此,竞争,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。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无论在 古代,还是在现代,得人才者,得天下。
  话说回来,自己的人才在严绘无情的竞争中被敌人利用,所 造成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。自己人最了解自己家的事,自己的长 处、短处,自己的家底,自己的致命之处,全被了若指掌。这样, 就应了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这个古老的致胜原则。
  敌手自己做不到的事,由自己人帮助他们做到了;敌人无法 掌握的情况,轻而易举地被掌握了。处于这样的境地,哪有不败 的道理?人们常说,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。自己人被他人、敌 手利用,不也是一种从内部攻破堡垒的方式吗?
  不懂得珍惜人才和使用人才的统治者,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愚 蠢的统治者。如果不仅不懂得珍惜和使用人才,反而设置各种  碍和网罗加害于人才,这样的统治者便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,是 自己在为自己挖掘坟墓。历史上的这类悲剧不少,而在实№中人们又一再犯这样的错误,的确让人难以理解其中的原因。是嫉贤 妒能的心理在作祟?是惧怕能人对自己构成威胁?是看不出人的 才能所在?是奉行“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”的信条?是误信了奸 佞小人的谗言?还是根本就不把国家、百姓的兴旺发达放在心上, 只图个人的安乐淫逸?
  愚蠢倒也罢了。国君愚蠢,而握有实权的臣子们不愚蠢,也 可以混下去。并非愚蠢,而是误中他人圈套,还可以谅解和补救。 既不愚蠢,也不是上当受骗,而是玩弄权术,专横暴虐,有意陷 害,这就是违背天意的自己作孽,活该遭受厄运。
  能够充分利

页数:71/107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