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东周列国志》作者:清·蔡元放

庭,当生煮之,彼安得全尸阙下,为二十七人满数乎?“于是秦王按剑而坐,龙眉倒竖,口中沫出,怒气勃勃不可遏,连呼:”召狂夫来就烹!"内侍往召茅焦。
  茅焦故意踽踽作细步,不肯急趋,内侍促之速行,茅焦曰:“我王即死矣!缓吾须臾何害?"内侍怜之,乃扶掖而前。茅焦至阶下,再拜叩头奏曰:”臣闻之:“有生者不讳其死,有国者不讳其亡,讳亡者不可以得存,讳死者不可以得生。‘夫死生存亡之计,明主之所究心也,不审大王欲闻之否?"秦王色稍降,问曰:”汝有何计,可试言之。"茅焦对曰:“夫忠臣不进阿顺之言,明主不蹈狂悖之行。主有悖行而臣不言,是臣负其君也;臣有忠言而君不听,是君负其臣也。大王有逆天之悖行,而大王不自知;微臣有逆耳之忠言,而大王又不欲闻。臣恐秦国从此危矣!"秦王悚然良久,色愈降,乃曰:”子所言何事?寡人愿闻之。"茅焦曰:“大王今日不以天下为事乎?”
  秦王曰:“然。"茅焦曰:”今天下之所以尊秦者,非独威力使然,亦以大王为天下之雄主,忠臣烈士,毕集秦庭故也。今大王车裂假父,有不仁之心;囊扑两弟,有不友之名;迁母于棫阳宫,有不孝之行;诛戳谏士,陈尸阙下,有桀、纣之治。夫以天下为事,而所行如此,何以服天下乎?昔舜事嚚母尽道,升庸为帝;桀杀龙逢,纣戮比干,天下叛之。臣自知必死,第恐臣死之后,更无有继二十八人之后,而复以言进者,怨谤日腾,忠谋结舌,中外离心,诸侯将叛,惜哉!秦之帝业垂成,而败之自大王也,臣言已毕,请就烹!"乃起立解衣趋镬。
  秦王急走下殿,左手扶住茅焦,右手麾左右曰:“去汤镬!"茅焦曰:”大王已悬榜拒谏,不烹臣,无以立信。"秦王复命左右收起榜文,又命内侍与茅焦穿衣,延之坐,谢曰:“前谏者但数寡人之罪,未尝明悉存亡之计,天使先生开寡人之茅塞,寡人敢不敬听!"茅焦再拜进曰:”大王既俯听臣言,请速备驾,往迎太后,阙下死尸,皆忠臣骨血,乞赐收葬!"秦王即命司里收取二十七人之尸,各具棺椁,同葬于龙首山,表曰“会忠墓".是日秦王亲自发驾,往迎太后,即令茅焦御车,望雍州进发。南屏先生读史诗云:
  
  
  
  二十七人尸累累,解衣趋镬有茅焦。
  命中不死终须活,落得忠名万古标。
  
  
  
  车驾将到棫阳宫,先令使者传报,秦王膝行而前,见了太后,叩头大哭。太后亦垂泪不已,秦王引茅焦谒见太后,指曰:“此吾之颍考叔也,"是晚,秦王就在棫阳宫歇宿。次日,请太后登辇前行,秦王后随,千乘万骑,簇拥如云,路观者无不称颂秦王之孝。

页数:715/738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