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镜花缘》作者:李汝珍
因向仆人耳边说了几句,即到唐敖面前跪下道:”大贤在上。小子闻古人云:“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。‘今我父女两命皆悬大贤之手,只要大贤肯发慈心,我父女就可超生了。”唐敖忙搀起道:“尊驾此言,小弟不解,尚求明示。
倘可为力,岂肯袖手!“通使立起道:”小子今年业已六旬,跟前只此一女,自患病以来,费尽心力,百般医治,从无微效。其母久已忧虑而亡。前有异人,曾言此女必须投奔外邦,如遇唐氏大仙,或可冀其长年。今遇大贤,虽传秘方,奈无此药;失此良缘,岂有病痊之日?所以他十分伤悲。小于因思小女既已命定投奔外邦方能长年,难得大贤恰又姓唐,兼之作人慷慨,一见如故;不揣冒昧,意欲恳求大贤不弃微贱,将小女作为义女,带至天朝。倘得病痊,俟其年长,即求大德代为婚配,完其终身。小子生生世世,永感不忘!如大贤不肯带去:此地既少良医,又无妙药,多则一年,少则半载,无非命归泉路。小子素以此女视为掌珠,数年来因其抱病,代为操劳,须发已白,寝食俱发。若再睹其去世,何能为情?大约此女一死,小子也不能活了!“说罢,不觉大哭。兰音在旁,更是嚎啕不止,合船人无不怜悯。林之洋道:”妹夫素日最喜做好事,如今这样现成好事,你若不应承,俺替你应承了。“
未知如何,下回分解。
------------------
古香斋 扫描校对
镜花缘
第三十一回谈字母妙语指迷团 看花灯戏言猜哑谜
话说林之洋向通使道:“老兄果真舍得令爱教俺妹夫带去,俺们就替你带去,把病治好,顺便带来还你。”兰音向通使垂泪道:“父亲说那里话来!母亲既已去世,父亲跟前别无儿女,女儿何能抛撇远去?今虽抱病,不能侍奉,但父女能得团聚,心是安的,岂可一旦分为两处!”通使道:“话虽如此,吾儿之病,若不投奔他邦,以身就药,何能脱体?现在病势已到九分,若再耽捆,一经不起,教为父的何以为情?少不得也是一死!此时父女远别,虽是下策,吾女倘能病好,便中寄我一信,为父自然心安。以此看来:远别一层,不但不是下策,竟可保全我们两命。况天朝为万邦之首,各国至彼朝觐的甚多,安知日后不可搭了邻邦船只来看我哩。你今远去,虽不能在家侍奉,从此我能多活几年,也就是你仰体尽孝之处。现在承继有人,宗祧一事,亦已无虞。你在船上,又有大贤令甥女作伴,我更放心。
为父主意已定,吾儿依我,方为孝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