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镜花缘》作者:李汝珍
兰言道:“玉儿,你既这样聪明,我再考你一考:请教店铺之‘铺’,应做何写?”玉儿道:“应写金旁之‘铺’。”兰言道:“帐目之‘帐’呢?”玉儿道:“此字才女只好考那乡村未曾读书之人。我记得古人字书于帐字之下都注‘计簿’二字,谁知后人妄作聪明,忽然改作贝旁,其实并无出处。这是乡村俗子所写之字,今才女忽然考我,未免把我玉儿看的过于不知文了。”兰言道:“玉老先生莫动气,是我唐突,罚一杯!”
玉蟾掣了花卉叠韵道:“我们连日在老师府上,妹子有个比语,说来求教:芄兰 《家语》人善人之室,加入芝兰之室。
‘加入’双声,敬香云姐姐一环。“兰言道:”此句飞的乃‘言道其实’,万不可少,恰恰飞到香云姐姐,尤其凑巧。明日老师看见这个单子,见了此句,必说我们这些门生虽然年轻,还是识得好歹的。“小春道:”独赞宝云姐姐,岂不把今日的主人落空么?“春辉道:”何尝落空!你把飞的‘芝兰’二字翻个筋斗,岂不是今日的主人么。“众人听了,不觉大笑,都道:”这句飞的原巧,也难得春辉姐姐这副锦心,这张绣口。“
香云掣了虫名叠韵道:“螳螂 《吴越春秋》夫黄雀但知伺螳螂之有味。
本题叠韵,敬再芳姐姐一杯。“兰言道:”每见世人惟利是趋,至于害在眼前,那里还去管他。所以俗语说的:“人见利而不见害,鱼见食而不见钩。‘就如黄雀一心要捕螳螂,那知还来到口,而自己却命丧王孙公子之手,岂非为螳螂所害?
古人因贪利之辈不顾祸患,故设此语以为警戒;无如世人虽知其语之妙,及至利到跟前,就把‘害’字忘了。所谓‘利令志昏’,能不浩叹!“
青钿道:“再芳姐姐接令了。”花再芳因紫芝臭虫之令又多饮几杯,正在打盹,忽听此言,连忙接过签桶,掣了一枝,高声念道:“身体双声。”众人听了,想起兰荪的脚筋,由不得又要发笑;因再芳性情不好,大家也不敢多言。紫芝却暗暗写了一个纸条拿在手里。只见再芳在那里一面摇著身子寻思,一面拿著牙杖剔牙。紫芝趁势过去道:“姐姐只怕也是肉圆子塞在牙缝里,我替你剔出来。”
再芳仰首张口。紫芝朝里望一望道:“这个好剔,只有豆大,是个红的。”接过牙签,放入口内,朝外一剔,看了一看,撂在地下道:“我说为何通红,原来是个臭虫。”再芳道:“左边也塞的狠,你也替我剔出来。”紫芝又剔出,朝地下一丢道:“我只当是些脂麻,原来是几张虱子皮。”就势把纸条递过,随即归位。
再芳看了,乐不可支,慌忙说道:“秃头 《谷梁传》季孙行父聘于齐,齐使秃者御秃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