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警世通言》作者:[明]冯梦龙
叫声苦:“我这性命须休!”正是猪羊入屠宰之家,一脚脚来寻死路。有诗为证:撇了先妻娶晚妻,晚妻终不恋前儿。
先妻却在晚妻丧,盖为冤家没尽期。
本道看草堂上那个人,便是球头光纱帽、宽袖绿罗袍、身子不满三尺的人。“我曾打他一棹竿,去那江里死了。我却如何到他庄上借宿!”本道顾不得那女子,挟着棹竿,偷出庄门,奔下江而走。
却说庄上那个人声唤,看着女子道:“妹妹,安排乳香一块,暖一碗热酒来与我吃,且定我脊背上疼。”即时女子安排与哥哥吃。问道:“哥哥做甚么唤?”哥哥道:“好教你得知,我又不撩拨他。我在江边立地,见那厮沽酒回来,我掩面大哭道:”吾之子孙,尽被汝获之。‘那厮将手中棹竿打一下,被我变一道火光走入水里去。那厮上岸去了,我却把他的打鱼船摄过。那厮四下里没寻处,迤遈沿江岸走来。我想他不走别处去,只好来我庄上借宿。妹妹,他曾来借宿也不?“妹妹道:”却是兀谁?“哥哥说:”是刘本道,他是打鱼人。“女娘心中暗想:”原来这位官人是打我哥哥的,不免与他遮饰则个。“遂答应道:”他曾来庄上借宿,我不曾留他,他自去了。
哥哥辛苦了,且安排哥哥睡。“
却说刘本道沿着江岸荒荒走去,从三更起仿佛至五更,走得腿脚酸疼。明月下见一块大石头,放下棹竿。方才歇不多时,只听得有人走得荒速,高声大叫:“刘本道休走,我来赶你。”本道叫声苦,不知高低,“莫是那汉赶来,报那一棹竿的冤仇?”把起棹竿立地,等候他来。无移时渐近,看时,见那女娘身穿白衣,手捧着一个包裹走至面前道:“官人,你却走了。后面寻不见你。我安排哥哥睡了,随后赶来。你不得疑惑,我即非鬼,亦非魅,我乃是人。你看我衣裳有缝,月下有影,一声高似一声。我特地赶你来。”本道见了,放下棹竿,问:“娘子连夜赶来,不知有何事?”女娘问:“官人有妻也无?有妻为妾,无妻嫁你。包裹中尽有余资,勾你受用。官人是肯也不?”本道思量恁般一个好女娘,又提着一包衣饰金珠,这也是求之不得的,觑着女娘道:“多谢,本道自来未有妻子。”将那棹竿撇下江中,同女娘行至天晓,入江州来。本道叫女娘做妻。女娘问道:“丈夫,我两个何处安身是好?”本道应道:“放心,我自寻个去处。”
走入城中,见一人家门首挂着一面牌,看时,写着“顾一郎店”。本道向前问道:
“那个是顾一郎”那人道:“我便是。”
本道道:“小生和家间爹爹说不着,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