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三侠五义 》作者:[清]石玉昆

  到了行内,县官方九成立刻升堂,把旋生带上来一看,却是个懦弱书生,不象害人的形景,便问道:“李存曾烦你送郑申么?”施生道:“是。因郑申醉了,李存不放心,烦我送他,我却没送。”方今道:“他既烦你送去,你为何又不送呢?”施生道:“皆因郑申拦阻再三。他说他醉也是常醉,路也是常走,断断不叫送,因此我就回了店了。”方令道:“郑申拿的是什么?”施生道:“有个大褡连肩头搭着,里面不知是什么。李存见他醉了,曾说道:‘你这银褡连要紧。’郑申还说:‘怕什么,就是这一头二百两银子算了事了。’其实并没有见褡连内是什么。”方今见施生说话诚实,问什么说什么,毫无狡赖推诿,不肯加刑,吩咐寄监,再行听审。
  众衙役散去。锦笺上前问道:“拿我们相公为什么事?”衙役见他是个带病的小孩子,谁有工夫与他细讲,只是回答道:“为他图财害命。”锦笺吓了一跳,又问道:“如今怎么样呢?”衙役道:“好唠叨呀,怎么样呢,如今寄了监了。”锦笺听了寄监,以为断无生理,急急跑回店内,大哭了一场。仔细想来,“必是县官断事不明。前次我听见店东说,长沙新升来一位太守,甚是清廉,断事如神,我何不去到那里给他鸣冤呢。”想罢,看了看又无可典当的,只得空身出了店,一直竟奔长沙。不料自己病体初愈,无力行走,又兼缺少盘费,偏偏的又遇了大风,因此进退两难。一时越想越窄,要在坟茔上吊。可巧遇见了蒋平,赠他的银两锭。真是“钱为人之胆”,他有了银子,立刻精神百倍,好容易赶赴长沙,写了一张状子,便告到邵老爷台下。
  邵老爷见呈子上面有施俊的姓名,而且叙事明白清顺,立刻升堂,将锦笺带上来细问,果是盟弟施乔之子。又问:“此状是何人所写?”锦笺回道:“是自己写的。”邵老爷命他背了一遍,一字不差,暗暗欢喜,便准了此状,即刻行文到攸县,将全案调来。就过了一堂,与原供相符,县宰方公随后乘马来到禀见。邵老爷面问:“贵县审的如何?”方九成道:“卑职因见施俊不是行凶之人,不肯加刑,暂且寄监。”邵太守道:“贵县此案当如何办理呢?”方公道:“卑职意欲到翠芳塘查看,回来再为禀复。”邵老爷点头,道:“如此甚好。”即派差役仵作跟随方公到攸县。来到翠芳塘,传唤地方。方今先看了一切地势,见南面是山,东面是道,西面有人家,便问:“有几家人家?”地方道:“八家。”方公道:“郑申住在那里?”地方道:“就是西头那一家。”方公指着芦苇,道:

页数:422/520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