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醒世因缘传》作者:西周生
原来香岩寺在通州西门外五里路上,那送去的二人扛了褥套,同梁生、胡旦出了西门,走到旱石桥上,大家站住了歇脚,一人推说往桥下解手,从小路溜之而已。又一个说道:"这还有五六里大野路,我到门里边叫两匹马来与二位相公骑了,好去。"梁生二人道:"路不甚远,我们慢慢走去罢。"那人道:"见成有马,门里边走去就牵来了。"将褥套阁在桥栏干上,也就做了一对半贤者。那梁胡二人左等右等,从清早不曾吃饭,直到了晌午,那一个先去解手的是不消说得,已是没有踪迹了;这一个去牵马的也一去无音了。那时正是六月长天,饿得肚里热腾腾的火起。那旱石桥下,倒是个闹热所在,卖水果的,卖大米水饭的,一行两行的挑过。怎当梁胡二人半个低钱也不曾带了出来,空饿得叫苦连天,却拿甚么买吃?两个心里还恨说道:"这两个差人只见我们两个换了这褴褛衣裳,便却放不在眼里!那晓得我们是晁大舍的义弟。过两日,见了晁大舍,定要说了打他!"又想自己耽着一身罪名,要出来避难的,却怎坐在这冲路的桥上?幸喜穿了破碎的衣裳,刚得两薄薄的被套,不大有人物色。商量不如自己抗了行李,慢慢的向到香岩寺去。晁大舍曾言已着人合住持说过了,我们自去说得头正,他也自然留住。"
各人把被套抗在肩头,问了路,走了五六里,倒也果然有座香岩寺,规模也甚是齐整。二人进了山门,又到了佛殿上叩了头,问了那住持的方丈。两个径自走进客座里面,只见一个小僧雏走来问道:"你二人是做甚的?"梁胡两个道:"我们是州太爷衙里边出来的亲眷,特来拜投长老。"那僧雏去了一会,只见那长老走将出来。但见:
年纪不上五十岁,肉身约重四百斤。鼾鼾动喘似吴牛,赳赳般狠如蜀虎。垂着个安禄山的大肚,看外像,有似弥勒佛身躯;藏着副董太师的歪肠,论里边,无异海陵王色胆。
两个迎到门外,那和尚从新把他两个让到里面,安了坐,略略叙了来意。长老看他两个都才得二十岁的模样,那梁生虽是标致,还有几分象个男子,那个胡旦娇媚得通似个女人,且是容貌又都光润,不象是受奔波的,却如何外面的衣服又这等破碎?再仔细偷看他们的里面,却也虽不华丽,却都生罗衫裤,甚是济楚。若果是州衙里亲眷,怎又没个人送来?虽说有两个人,都从半路里逃去,这又是两头不见影的话。又怎生不留他在衙里,却又送他往寺里来?只怕果是亲眷,在衙里干了甚么见不得人的勾当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