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二度梅全传》作者:清.惜阴堂主人
良玉床上问道:“学生此症,先生已看过,不知从何而起?”
周太医道:“相公此病,乃思虑过分,忧伤于心。”良玉点头道:“先生高明,果然不差。”面向床里而哭。周太医出了书房,立了脉案,开了两剂药。家人问道:“穆相公病体何如?”
周太医道:“不瞒列位说,他这个病症,宜防转脱。若不变化,方可治得。”众人又说道:“还要请太医到后房看大小姐病症。”
周太医随了家人,来到后面房中看视。早有妇人扶起大小姐,将锦被围着,又将帐幔放下。
周太医诊脉,想道:“此症蹊跷,症候又是一样。”又不敢说,只得含糊说道:“大小姐之恙,并无根源,也是想桩什么物件,故此心神不宁,感于肺腑。只要贵体自己开怀,放下思物之心,不须服药而愈矣!”夫人着丫环问道:“大小姐之病,所用何药?”周太医道:“据晚生看来,可以不用药,只要自己开怀舒展,自然无恙。”说罢,告辞夫人。夫人同二小姐来到床前,说道:“我儿,方才太医说你思想过伤,为娘的知道,你莫非思想故土,以致如此?休要过虑,好好将病体痊愈了。为娘的少不得着人探你父亲之事,不必痴痴想念,你自己保重要紧。”杏元小姐哭哭啼啼说道:“母亲,孩儿并非思念故土,只是一句话说,望母亲笑纳。”但不知杏元有什么话说?且看下回分解。
第三十一回
重台赠钗忽睹得病
无奈只得吐露衷肠
词云:
望断天涯无际,凄然无语悲伤,只因两地信茫茫,佳人才子愁状。淑女行权探病,出入吐露衷肠,指迷数语道其详,好教一齐怀放。
诗曰:
闷似湘江水,涓涓不断流,
犹如秋夜雨,一滴一声愁。
话说杏元小姐含泪说道:“孩儿并非思念故土,况家中又无亲人。只是蒙母亲收养,早晚又承教训,这一番恩重,指望有日补报。岂知今日大限来临,想不能久住人世。孩儿蒙神搭救,又得遇母亲搭救,孩儿若死之后,望母亲垂念异乡孤魂,平日侍奉膝下之情,给孩儿一具薄板棺材,孩儿则生死皆受大恩不浅,只好在九泉之下,保佑母亲与妹妹吧!”说罢,三人就痛哭起来。
夫人收泪安慰:“我儿,不要如此,休得焦愁,为娘的怎生舍得你?况方才周太医说你的症候,只要自己保重,不须用药而愈。既是你如此说,也罢,着人去买杉枋与你冲冲喜,待你痊愈了,留与为娘的用吧!”于是,叫云英小姐在房陪伴,自己走到中堂吩咐家人,速买杉枋二副,匠家一齐叫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