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二度梅全传》作者:清.惜阴堂主人


夫人来到床前,将杏元小姐一看,只见双目紧闭,气息全无,不觉一时心酸,放声大哭起来。正哭之间,只见杏元小姐悠悠苏醒,睁着一双微眼。二小姐止了眼泪道:“母亲不要啼哭,姐姐醒来了。”夫人听见道:“谢天谢地。”正要再着人去看穆生,早见书童来禀道:“穆相公已醒转来了。”夫人听说,方才放心,去了几分忧愁。因吩咐道:“你们在外面好生服侍。”

夫人又到杏元小姐身边说道:“我儿好了,从此灾退福临。”杏元小姐道:“感谢母亲金言。但孩儿大限已到,岂能逃脱?为儿的还有一句要紧的话说,禀告母亲,但孩儿死后,不敢想望杉枋,只求一口薄材,须要正直朝南安葬。”夫人道:“方向自然依你。”又暗想道:“目下的时症,都是这样,外面的穆公要朝北,里面的女儿要朝南。”叹口气道:“这是哪里说起?”只吩咐二小姐:“在房中陪着姐姐,老身去看杉枋可曾买到。”于是,往外去了。

  云英小姐坐在床边,向着杏元小姐说道:“姐姐你今愈了,方才若是有些差池,你就狠心舍得妹子?”杏元小姐道:“妹妹若肯垂救愚姐,却也不难。”云英小姐哭道,“姐姐有何话说,但说无妨,何必隐讳?”杏元小姐道:“愚姐是万无生理,不得不说,只得吐露衷肠,望贤妹无得耻笑。愚姐前日所见贤妹那只钗儿,因此睹物伤情。但我并非汪氏月英,家父陈日升曾做过吏部尚书,母亲吴氏,兄弟春生,奴家乳名杏元,曾许梅御史之子梅璧字良玉,配定终身。谁知祸生不测,被奸贼卢杞害我去和番。那时,梅郎与兄弟春生一同送至边关。曾过河北重台,那时在重台上面,赠了梅郎一股金钗,乃是金钗玉蟹,以为来世姻缘之约,不知因何落在贤妹妆台之内。此时,愚姐一见,问贤妹,说是恩父押信回来的。我想恩父得此钗儿,梅郎岂能在世?梅郎既死,愚姐岂能存于阳世乎?”

二小姐正欲回答,只见春香说道:“大小姐原来为的此事。二位小姐呀,婢女实实对小姐说吧!那金钗非是老爷任上之物,乃是穆相公带来的。他终日对钗啼哭,连茶饭也不沾唇。婢子因一时之戏,就偷了它来了。穆相公也病得十分沉重。我想,他对钗如此敬重,莫非是梅相公改名更姓,栖身在此地,亦未可知。”

杏元小姐闻言道:“据你如此说来,或者即是梅郎亦未可知。”二小姐说道:“姐姐请放心,将养身体。既是有携钗之穆生在此,则姐夫之下落有了。待妹子禀告母亲,相机探问便了。”杏元小姐道:“是,感贤妹之盛情。”于是,将重台诗词话别,细说了一遍。

页数:105/135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