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东度记》作者:明.方汝浩
消释门路,只是五宗善果,不可差了一宗,却在长老们道力。”万年长老听了,笑道:“有长自作,须要他自解,何要我们道力?”老叟说:“若没有道力,他怎肯善解?”长老道:“有理,有理,自当领悉。却不知他无心的过恶何事?乞老叟明明说知。”老叟一宗一宗说出。却是何事,下回自晓。
第八十六回 无仁孽辈现精灵 有长前因呈长老
话说万年长老要查有长的前因文册,哪里去查,静时却见老叟,说了那五种精灵而去。老叟坐在堂中,长老问他五种有长的过恶。老叟乃说道:“有长本无恶,只因处友不择,滥与人交。有长交的五人,都是几个无仁、无义、无礼、无智、无信之辈。始与他这辈交既不择,后遇这辈有过不谏,所以五友的过恶益深,有长的罪业益着。只因他出无心,这段罪案未发。”长老道:“朋友有过恶,人人自受,与有长何干?”老叟道:“长老何不明白?朋友之道过相规,谁叫他不规谏,使那朋友成了一个恶孽,他如何推诿得无干?”长老道:“比如朋友有过,他却曾好言相规,那朋友不信不听,难道这罪业也在有长?”老叟道:“朋友不听他,就该绝了交情,却还不绝,终是冤愆不解。”长老又问道:“比如无仁、无义五友作的恶,连累有长,应得何罪?”老叟道:“无仁报以无仁之罪。只怕有长还重些。”长老笑道:“岂有作恶无仁之友,罪过反轻;不谏不规五友,罪过反重之理?”老叟也笑道:“长老越不明白。比如五友,不知误作的过恶,正要良友规谏悔改,复于无罪无过之善。只为你不谏,叫他成了过恶。成了过恶,这罪业可不是不规谏的反重?若是那明知无仁无义的过恶,有长能谏,谏了不听,再复规讽,规讽不听,莫致疏怨,好好绝交。这其中一种恶,便是一宗善解。那精灵冤缠,一个不敢近矣。”长老听了,乃问道:“看来有长交友不择,惹出这五种冤孽,便是他前因文卷。只不知作何五宗善,方能解释?”老叟道:“这解释根因不难。能知恶有恶报,则知善有善解矣。比如不仁的冤愆,须是一人可解。此理易明,何须多惑?”长老道:“小僧明白有长的前因,却不得知这五友的恶。方才这五个精灵,是哪种的怪。却是与何人作吵加害?”老叟道:“五友过恶报应,我知不详。长老若要知,除非把方才精灵一个一个问明,才晓得这五人的事实。”长老道:“你为何知得不详?”老叟道:“知五友之事实,必须神鉴。我乃有长的先灵,五家各有先灵,我只是知有长的事实。”长老道:“原来你是有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