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东度记》作者:明.方汝浩
久不回,心内疑惑,把幻法收来,只指望本定与假鸾飞回,哪知本定被假树叶坠地,化作南柯一梦,脱胎换骨,又入了别姓人家去也。梵志见本定不回,闷闷不乐,回到左衙与巫师、本慧商议,说道:“新园走了,本智、本定无踪,左相道心未见坚固,如今不如远去名山,再作修行之计。”巫师道:“弟子祈了一场雨泽,功德及民,难道国王不加奖赏?”师徒正议,只见左相出得朝来,与梵志说:“国王要唤祈雨道人,想必有执事官来宣你。”梵志听得,忖道:“除非这个施主,方才算大。”果然执事官到了左衙,传国王令旨,着梵志进朝。
梵志领旨,次日换件道服,头垂半发,进朝国王。王见梵志,状貌却也昂扬,举止却也端庄。乃问道:“汝出家几载?”梵志奏道:“贫道出家五十载。”王曰:“汝年岁多少?”梵志答道:“贫道八十春秋。”王曰:“观汝面貌,不过四五十岁,乃云八十,以何修如此?”梵志答道:“贫道性命双修。”王曰:“修性何如?”梵志答道:“天如赋,使常醒。”王曰:“修命如何?”梵志答道:“人所禀,使常保。”王曰:“汝当传予双修之术,予试学习。”梵志答道:“贫道欲传不能传,我王虽学不能学。”王曰:“何为不能传,不能学?”梵志答道:“贫道所修,即父不能传之子,子不能学之父。道家说得好:『万两黄金买不得,十字街头送于人。”
王听了梵志之言,乃笑道:“予不能解,汝还有他道么?”梵志答道:“贫道有三千八百种道,惟王意取。”左相在旁奏道:“王欲学道,不当空言,必须以师礼相待,然后道可授受。”王听左相之言,即令执事官,择日设坛郊外,拜梵志为师。一时鼓动大小臣工民庶,僧尼道俗,都来瞻仰敬礼。梵志洋洋得意遂原。且莫说投教拜门的接踵,只说馈金献币的填门。后有夸梵志得时、又悲他未能证道七言四句。诗曰:
论道非难体道难,得时正好证三三。
想因未谙玄玄理,空负当年郊外坛。
按下东印度王师事梵志不提。且说尊者度了家僧师徒,要趱路前行,家僧道:“前去三十里便是势里,这里中富贵之家不少。闻日前经过的僧道,俱到通神庙住几日,讲经论道,师父必须去随缘一遇。”尊者道:“出家人随路遇缘,不当预设何处。”家僧口虽答应,心里只要往通神庙去。元通也只得随走。
到得势里村口,妙虚早已迎接,说道:“久已知这位师父同家僧老施主到来,小僧有失远接。”说罢,看着尊者不言,暗想:“这个老师父从何处来,怎我便不先知?”乃问家僧:“这老师父从何处来?”家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