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万花楼 》作者:清.李雨堂

他相处将二十年,岂有不知他之性情,万事未有一次逆忤母意,今不愿留此,也出于万不得已。故李太后不敢苦留他,下泪道:“儿且等候数天,前者圣上已着令陈州地方官赶造府第,且待王府告竣时,差官送你荣归。”郭海寿依命等候。当有潞花王、净山王、汝南王与六卿四相大臣,都敬他是当今圣上的恩兄,又知是大孝贤良,所以今日我请宴,明日他邀迎,不能细述。
  且说李太后今乃苦去甘来,居处宁泰宫,安享暮年之乐,天子并后妃每早请安。当日李太后细加观察,众后妃姿质不一,惟有庞氏贵妃,虽则花容月貌,姿色娇妍,然而柳眉有杀气,玉貌现凶形,看来此女决非循良之妇,实乃刘后一般人物。一日后妃俱不在侍,李太后叮嘱皇儿:勿将庞妃加宠,他蛇蝎成性,妒忌生心,如加恩倍宠,他必要乘风作浪。天子谨遵母命。
  太后道:“寇宫娥、陈琳已死,未沾国家点滴之恩,须及早追封,使他仙灵有感。包拯有此忠劳,也须加恩隆爵。郭海寿执意要回陈州居住,不必强留,且加封官爵,从厚赐赉。以酬供养之德,前旨着陈州地方官员建造府第,谅可告竣,可使海寿进府居住,皇儿须早颁旨。”天子领命。
  不知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
  第六十二回 安乐王喜谐花烛 西夏主妄动干戈

  话说圣上母子商议恩封有功之人,天子道:“母后前在陈州时,儿已祷告上天,母后二目复明,愿免陈州十年国课。今果得母后二目重明,儿如今即颁旨使下民知悉。”太后说:“皇儿言之有理,今日母子团圆,正该蠲免陈州国课,天下囚犯,须当减等宽恩。况陈州连年灾荒,穷困不堪,即有一二富厚之家,设法施救穷民,无奈一连六七岁,颗粒无收,人民已是水深火热,目今得皇儿敕免征课,实乃万民之幸了。”
  是日天子敕封寇宫女为淑德元君,陈琳谥为忠烈公,各造庙祠,春秋二祭,永受香烟。郭海寿敕封安乐王,赐黄白金各万斤,并赐宫娥内监一十六名,不必朝谒,陈州地方文武官员,每月朔望请安。包待制加进龙图阁学士,恩赐上殿坐位,五日一登朝参。大赦天下囚犯,十恶大罪,俱减一等,小罪一概赦免,陈州国课免征十载。诏旨颁行,各省共沾皇恩。
  过不多时,朝中接得陈州表章,建造王府已竣。天子隆旨,着包公、庞国丈二人护送安乐王荣归。着庞国丈先回复旨,包公仍留陈州,完了赈饥,然后回朝。当下又命钦天监选定良辰,万花楼··登车起驾之日,更有文武官员俱来送行。郭海寿进宫拜别母后娘娘,太后嘱咐须要一月一来朝觐。安乐王连声诺诺,母子洒泪而别。又辞了天子,众大臣纷纷饯送,京城内外居民店户,夹道而观,不能细述。

页数:237/261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