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豆棚闲话》作者:圣水艾衲居士编

何人家不种他?还有一件妙处,天下瓜茄小莱有宜南不宜北的,宜东不宜西的,惟扁豆这种天下俱有。那猪耳、刀镰、虎爪三种,生来厚实阔大,煮吃有味。惟龙爪一品,其形似乎厚实,其中却自空的,望去表里照见,吃去淡而无味,止生于苏州地方,别处却无。偶然说起,人也不信,今日我们闲话之际,如有解得这个原故,也好补在食物《本草》之内,备人参考。内一人道:『这也是照着地土风气长就来的。
  天下人俱存厚道,所以长来的豆荚亦厚实有味。惟有苏州风气浇薄,人生的眉毛尚且说他空心,地上长的豆荚越发该空虚了。』
  众人道:『姑苏也是天下名邦,古来挺生豪杰,发祥甚多。理学名儒,接踵不少。怎见得他风气浇薄?毕竟有几件异乎常情、出人意想之事,向我们一一指说。倘遇着苏州人嘴头刻薄,我们也要整备在肚里尖酸答他!』那人道:『苏州风俗全是一团虚讳,一时也说不荆只就那拳头大一座虎丘山,便有许多作怪。
  阊门外,山塘桥到虎丘名为七里,除了一半大小生意人家,过了半塘桥,那一带沿河临水住的,俱是靠着虎丘山上养活,不知多多少少扯空砑光的人。即使开着几扇板门,卖些杂货或是吃食,远远望去挨次铺排,到也热闹齐整。仔细看来,俗语说得甚好:翰材院文章,武库内刀枪,太医院药方,都是有名无实的。一半是骗外路的客料,一半是哄孩子的东西。不要说别处人叫他空头,就是本地有几个士夫才子,当初也就做了几首《竹枝词》或是打油诗,数落得也觉有趣。我还记得儿首,从着半塘桥堍下那些小小人家,渐渐说到斟酌桥头铺面上去:路出山塘景渐佳,河桥杨柳暗藏鸦。
  欲知春色存多少,请看门前茉莉花。
  古董摊
  清幽雅致曲栏杆,物件多般摆作摊。
  内屋半间茶灶小,梅花竹笪避人看。
  清客店(并无他物,止有茶具炉瓶。手掌大一间房儿,却又分作两截,候人闲坐,兜揽嫖赌)外边开店内书房,茶具花盆小榻牀。
  香盒炉瓶排竹几,单条半假董其昌。
  茶馆(兼面饼)
  茶坊面饼硬如砖,咸不咸兮甜不甜。
  只有燕齐秦晋老,一盘完了一盘添。
  酒馆(红裙当垆)
  酒店新开在半塘,当垆娇样晃娘娘。
  引来游客多轻薄,半醉犹然索酒尝。
  小菜店(种种俱是梅酱酸醋,易糖捣碎拌成)虎丘攒盒最为低,好事犹称此处奇。
  切碎捣齑人不识,不加酸醋定加饴。
  蹄肚麻酥
  向说麻酥虎阜山,又闻金肚壮而鲜。
  近来两件都尝遍,硬肚粗酥杀鬼馋。

页数:64/89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