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锦香亭》作者:清.古吴素庵主人
张巡降阶迎接上堂,忙叫掩门。霁云道:“且慢,有一涿州雷万春与弟八拜之交,他因想慕英风,同来到此,欲求一见,未知可否?”张巡道:“既蒙不弃而来,快请相见。”
中军高声应了,飞奔出去,请雷万春入来。万春手持谒帖,将欲跪下。
张巡向前扶住道:“岂敢,岂敢。不嫌鄙才,惠然赐顾,理宜倒屣③,岂敢踞④床。”分付掩门,后堂相见。
三人转入后堂,叙礼已毕,分宾主坐定。先是霁云与张巡叙了些阔别情由。
茶过一通,张巡便向万春道:“下官谬以菲才,兹叨重任。方今权臣跋扈,黎庶疮痍①,深愧一筹未展。足下此来,必有以教我。”
万春道:“卑人山野愚蒙,惭无经济,辱蒙垂问鄙陋,敢不披肝沥胆,以陈一得之愚。窃见安禄山久蓄异谋,将来祸不旋踵。明公所镇睢阳,当江淮要冲,直东南之锁钥。为今之计,莫若修葺城垣,训练士卒,屯积粮草,作未雨绸缪之算。一旦贼人窃发,进可以勤王剿逆,退可以守地保民。此所谓防患于未然。愿明公熟筹之。”
张巡道:“诚快论也。南兄有何妙见?”
霁云道:“自古道,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,以我愚见,尚当与郡守同志,加恩百姓,激以义气,抚以惠政,使民知顺逆之道,定向背之心。外可驱之杀贼,内可令其保城。上下相睦,事无不济矣。”
张巡道:“妙哉,妙哉!得二公相助,睢阳有幸矣。”即分付摆宴洗尘。二人起身方要告辞。只听得外面传鼓,门上传禀进来,说有范阳郡王钧帖②,差官要面投禀见。
张巡道:“此来必有缘故。二公少坐,待下官出堂发放了再来请教。”
别了二人,一声云板升堂。
外边吆喝开门,便唤范阳镇差官进见。那差官手持钧帖,昂昂然如入无人之境,步上堂来,向张巡作了一揖,递上钧帖。
张巡拆开一看,原来是要筑雄武城,向睢阳借调粮米三千石,丁夫一千名,立等取用。
② 沓沓(tà,音榻)——形容多的样子。
③ 倒屣(xǐ,音喜)——屣,鞋子。谓急于迎客,把鞋子穿倒。后用以形容对来客的热烈欢迎。④ 踞(jù,音聚)——倚靠。
① 疮痍(yí,音夷)——灾祸。
② 钧帖——钧:旧时一种敬辞,下级对上级所用。帖:一种文告。
张巡看罢,向差官道:“本衙门又非属于郡王,为何来取用丁粮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