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官场现行记》作者:李宝嘉

到行礼完毕,署院举目一看,见他二人都是穿的簇新袍褂,手指头上耀目晶光,也不晓得是些什么东西,便知他二人是阔少出身。当下也不问话,先拿眼睛盯往他俩,从头上直看到脚下,看来看去,看个不了。
  刘大侉子究竟是宦家子弟,还晓得一点规矩,大人不问,不敢开口。黄三溜子急了,满肚皮的想要搜寻出几句话来应酬应酬大人才好,想了半天,熬不住,先开口道:"大人贵姓是傅,台甫没有请教?"署院一听他问这两句话,便知道他是初出茅庐,不懂得甚么,也不同他生气,笑了一笑,说道:"不错,我姓傅,我的号叫做理堂。你老哥一向在家里做什么的?"黄三溜子不提防署院有此一问,红涨了脸,不知道怎样回答方好,吱吱了好半天,一句说不出来。署院拿两只眼只是瞅紧了他,也不说别的。又迸了半天,黄三溜子才说得一句:"职道家里办盐。"署院道:"原来是位盐商,失敬得很!"回过头去,叫人拿个笔砚来。跟班的立刻送上。署院提笔在手,说道:"兄弟记性不好,说过的话要忘记的,请老兄替我记一记。"
  黄三溜子是从来不会写字的,一见这个,早吓毛了,迸在那里做声不得。署院道:"不多几个字:不过写个名字,连着一个号,住在那里,一向在家做什么事情,就完了。"黄三溜子急的汗流满面,又吱吱了半天,站起来回道:"职道在路上吹了点风,这两天手上有毛病,不能拿笔。大人要写,我们这位刘大哥,他的书法极好,他在京里的时候,对子也都写过。"刘大侉子见抚院要他写字,便想卖弄自己的才学,于是提笔在手,先把自己练就的履历上几个字,写得明明白白。署院看了,只有一个错字,是二品顶戴的"戴"字,先定了一个"载"字,底下又加两点,弄得"戴"不像"戴","载"不像"载"。
  署院笑了一笑,说道:"刘大哥,你这双靴子价钱倒不便宜,想是同红顶子一块儿捐得来的?"刘大侉子还不知道是自己写错,听了这话,忙回道:"职道这靴子是在京里内兴隆定做的。齐巧那天领了部照出来,靴子刚刚亦是那天送到,所以同是一天换的。"署院听了,哈哈一笑。随手又托他"把黄大哥的履历开开"。别的还好,后来写到盐商的"鹽"字,写了半天,竟写不成个字了:"鹽"字肚里一个"鹵"字,鹵字当中是一个"×",四"点"。他老人家忘记怎么写,左点又不是,右点又不是,一点点了十几点,越点越不象。署院看了笑道:"黄大哥倒是个小白脸,你何苦替他装出这许多麻子呢?"刘大侉子涨红了脸,不敢则声。一霎写完,署院接过。因他二人烟气冲天,无话可说,只得端茶送客。

页数:195/669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