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官场现行记》作者:李宝嘉
样样都帮着外国人,真正不解!"后来这个门生又再三告诉他:"中国所以铸造龙元,原是想出法子抵制外国洋钱的意思,就同老师单吃本土,不吃洋烟,同一用意。"童子良经此一番譬解,虽然明白了许多,然而总为这龙元上面刻了洋字,决计不肯使用。
闲话少叙。单说他此番派了九省钦差,到处查帐筹款,不但那九省大小官员,听得他来,个个不安其位,就是别省听着,也为担心。当时他上去请训,奏称道:"臣这趟出京,要由旱道而走,十八站到清江浦,然后坐了民船,再下江南。"上头问他:"为什么不坐火车到天津,再换轮船到上海?岂不快些?"他便碰头奏道:"臣是天朝的大臣,应该按照国家的制度办事。什么火车、轮船,走的虽快,总不外乎奇技淫巧;臣若坐了,有伤国体,所以断断不敢。"上头听他说的话很冠冕而且晓得他为人古板,也就随他去了。但是按照官站,须要经过山东,朝廷便谕他顺便带看河工。他亦说:"山东黄河,年来时常决口,听说其中弊端百出,臣到山东后,定当严密稽查,决不敢有负委任。"上头听了,无甚说得。
过了一天,又上去陛辞下来,便在部里支了盘川,带了随员,径向北道旱路进发。未曾动身的前头,发信给各地方大员,叫他们传谕所属,无非说:"本大臣砥砺廉隅,一介不取。所到之处,一概不许办差。倘敢不遵,定行参处。"如此通饬下去,总以为这位钦差是清廉自矢,决计不用地方上破费银钱的了。岂知他所费的更多。你道是何缘故呢?现在不说别的,单指轿马一项而论:钦差坐的是长轿,抬轿子的每班四人,每天要换三班。一位少大人,随员六七十位,有的坐轿,有的坐车。钦差随员,各人都有跟人,都有行李。通扯起来,轿子至少亦得二三十顶,轿车、大车一百多辆,马亦要一百多匹。这笔费用,一天共需几何?部里支得盘川,如何够使?钦差每到一处,总要面谕地方官:"所有夫价,即便写了领纸,交给巡捕官到我这里来领。"地方官当时只得诺诺遵命。等到下来,一一发付之后,那里还敢向钦差大人手里讨取。然而等到钦差临动身的时候,这张领纸又一定要来讨取去的,地方官又不敢不照写。然而只见领纸进来,从不见银子出去。好在地方官亦早已自认晦气,决不要钦差还的。至于钦差自己心上亦未始不明白,但是不如此,不能显得清廉,况且自己亦那里贴得出许多呢。
最要紧的是:每到一处,地方官办差太省俭了,固然不好,太华丽了,也不相宜。钦差尚未来到,便有钦差的巡捕先赶早一步来,名字叫做"先站",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