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官场现行记》作者:李宝嘉
准放在这里。"家人们答应一声,早有几个人把表抢着拿了出去,又一连两三苕帚,地下一颗珠子都扫的没有了。童子良见表拿出去,方把巡捕埋怨道:"他们说不晓得,怎么你们在我这里当差使,连这个都不知道吗?也不通知他们一声,由着他们拿这个来气我!"
巡捕见表拿了出去,没有对证,方慢慢的辩道:"回大人的话:巴牧有两句说话来,本要紧禀告大人知道的;倘若巴牧没有那两句话,标下亦决计不敢替他拿上来了。"童子良忙问:"什么话?"巡捕道:"他说他这个表不是外国来的,是本地匠人自己造的。"童子良道:"怎么本地人也会造表?造出表来做什么用呢?"巡捕便按照大少爷吩咐他的话回道:"巴牧的意思,因为外国进来的表太多了,顶好中国人不买。无奈中国人有几个能像大人这相正派,不要这些东西呢。但是外国进来的多了,中国的银钱就不免慢慢的一齐淌出去了。现在也是万不得已才想出这个抵制的法子,叫自己的匠人,仿照外国人的样子造出一个表来,一样报时报刻,中间的关捩子就同锁璜一样,所以叫做打璜金表,面子上盘了多少珍珠,无非取其值钱好看的意思,所以叫做盘珠打璜金表。大人没有瞧见,那底下一面还有'大清光绪年制'六个字,上头外国字一个都没有,真正是自己本国土造的。"童子良听了,居然信以为真,便道:"果然如此,还得说下去。如今跌碎了他的,倒辜负他这一片盛意了。"
巡捕见钦差怒气已平,便笑着朝大少爷说道:"巴某人送礼来的时候,他自己倒也很明白。"童子良道:"怎样讲?"巡捕道:"他说:'我巴某人拿了这东西孝敬钦差,不把话说明白,钦差一定要生气的。说明白了,或者还念这片苦心,亦就包涵过去了。'巴某人还说:'钦差是个正人,自古道,"邪不胜正",所以不欢喜这些东西的。'如今可被他一句话说着了。表是大人犯恶的,一进了院子门,大人老远的瞅了一眼,自然而然那东西就会跌在地下跌碎,不能近大人的身。这也不怪少大人拿的不好跌碎的,暗地里自有神道在少大人手里夺过来摔在地下的。真正是'邪不胜正',这话是万不得错的。"童子良听了这番恭维,方才一面吃饭,一面慢慢的说道:"神道自有的。我们老太爷从前在山西做知县,凡是出了疑难命盗案件,自己弄得没有法子想,总是去求城隍老爷帮忙。洗过澡,换过新衣服,吃的是净素,住在城隍庙里,城隍老爷就托梦给他,或是强盗,或是凶犯,依着方向去找,回回都找到的。后来老太爷升天之后,老太太还做梦,说是老太爷也做了那一县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