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官场现行记》作者:李宝嘉

施藩台道:"司里要算是顶真的了,几次三番同他们三令五申,无奈这些人只有这个材料,总是这们不明不白的。"童子良道:"这里头的事,你可明白?"施藩台道:"等司里回去查查看。"童子良气的无话可说,便也不再理他。幸亏现任苏州府知府为人极会钻营,而且公事亦明白,不知怎样,钦差跟前被他溜上了,竟其大为赏识,凡事都同他商量。这知府姓卜,号琼名。但是过于精明的人,就不免流于刻薄一路。平时做官极其风厉,在街上看见有不顺眼的人,抓过来就是一顿。尤其犯恶打前刘海的人,见了总要打的。他说这班都是无业游民,往往有打个半死的。因此百姓恨极了他,背后都替他起了一个浑号,称他为"剥穷民"。藩台施步通文理虽然不甚通,公事亦极颟顸,然而心地是慈悲的,所谓"虽非好官,尚不失为好人。"因见首府如此行为,心上老大不以为然,背后常说:"像某人这样做官,真正是草菅人命了。"亦曾当面劝过他,无知卜知府阳奉阴违,也就奈何他不得。
  钦差此番南来,无非为的是筹款。江南财赋之区,查了几天,尚无眉目,别处更可想而知了。童子良生怕回京无以交代,因此心上甚为着急。卜知府晓得钦差的心事,便献计于钦差,说是:"苏州一府,有些乡下人应该缴的钱粮漕米,都是地方上绅士包了去,总不能缴到十足。有的缴上八九成,有的缴上六七成,地方官怕他们,一直奈何他们不得。许多年积攒下来,为数却亦不少。"童子良道:"做百姓的食毛践土,连国课都要欠起来不还,这还了得吗!"卜知府道:"其过不在百姓而在绅士,百姓是早已十成交足,都收到绅士的腰包里去了。苏州省城里还好,顶坏的是常熟、昭文两县,他那里的人,只要中个举,就可以出来替人家包完钱漕,进士更不用说了。"童子良道:"你也欠,他也欠,地方官就肯容他欠吗?将来交不到数目,不还是地方官的责任吗?"卜知府道:"地方官顾自己考成,亦只好拿那些没势力的欺负,做个移东补西的法子。至于有势力的,拉拢他还来不及,还敢拿他怎样呢。"童子良道:"一个举人有多大的功名,胆敢如此!"卜知府道:"一个举人原算不得什幺,他们合起帮来同地方官为难,遇事掣肘,就叫你做不成功,所以有些州、县,只好隐忍。卑府却甚不以此为然。"童子良道:"依你之见如何?"卜知府道:"卑府愚见:大人此番本是奉旨筹款而来,这笔钱,实实在在是皇上家的钱,极应该清理的,而且数目也不在少处。为今之计,只要大人发个令,说要清赋,谁敢托欠,我们就办谁。越是绅,越要办得

页数:505/669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