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官场现行记》作者:李宝嘉

要有枱毯、帐子,其余桌围、椅披,一概不要。再弄几百盆花,屋里、院子里,统通摆满。一天两顿,也不用满、汉席,燕菜席,竟请他吃大菜。他这一路来,燕菜烧烤早已吃腻了,等他清淡两天也好。况且有了这个房间,就是外国人来拜,也便当许多。"三荷包听了他话,甚是觉得有理。忽又踌躇道:"这些外国家伙,一时到那里去办呢?"丁自建道:"这个容易。晚生有个朋友,同德国兵官极其要好,就托他去借,连吃大菜的刀叉杯盘,桌子上的摆式,还有做大菜的厨子,亦问他借用几天。东西不够,再托他替我们借些,总够用的了。"三荷包道:"问人家借厨子,人家就不吃饭了吗?"丁自建道:"这几天就叫这外国人不必开火仓,统通在我们这里做好,叫打杂的替他送去,他也乐得省钱,岂不两全其美。"三荷包道:"里面如此,大致已妥。外面怎幺?"丁自建道:"里头弄好,那外头愈加好说了。但如今到底是用那里的房子做行辕?有了房子,方好摆布。"三荷包道:"你们看那里好?"众位师爷有的说借东门外孙家的,有的说借南门里王家的。三荷包听了都不中意:不是门口不像样,就是房子太浅促。后来还是杂务门高二爷见多识广,是个老办手,忙说:"这两处都嫌远,不如就把书院腾了出来,路又近,房子宽爽,从大门走进来,一直到上房,笔直一条路,岂不比孙家、王家的好?"三荷包一听这话,连说不错。丁自建也忙说好。
  三荷包就此托了师爷帮着帐房总办此事,自己也忙着调度。外面篷匠、彩画匠,一切都是高门上去办。里头丁师爷只管借东西,弄厨子,铺设房间。亏得人多手快,日夜不停,足足忙了五六天,居然一律停当。接着上县的滚单又是雪片的滚将下来,说抚院后天可到。三荷包忙着会同了营里出境去接。且说那胶州营营官本是一员副将,这人姓王名必魁,是个武榜眼出身,拉得一手好弓,射得一手好箭。但是武营里的习气,所有的兵丁平时是从不习练;而且还要克扣粮饷,化公为私。这些弊病,却是一言难尽。只有三年大阅是他们的一重关煞,那一种急来抱佛脚情形,比起那些秀才们三年岁考还要急。抚院来的三月个头里,这协台得了文书,就是心下一个疙瘩。幸亏日子离着还远,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,从中军都司起,以及守备、千总、把总、外委,叫他们把手下的额子都招招齐,免得临时忙乱。一干人得了这个吩咐,关系自己考程,也就不敢怠慢,所有地方的青皮光棍,没有行业的人,统通被他招了去。从此这干人进了营,当了兵,吃了口粮,就也不去为非作歹,地方上倒平安了许多。不在话下。

页数:51/669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