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官场现行记》作者:李宝嘉
久就要回来的,也可以不必费心了。"尹子崇还要说别的,知县已经仰着头,眼睛望着天,不理他;又拖着嗓子叫:"来啊!"跟来的管家齐齐答应一声"者"。知县道:"轿夫可伺候好了?我同尹大人此刻就回衙门去。"底下又一齐答应一声,回称:"轿夫早已伺候好。"知县立刻起身,让尹子崇前头,他自己在后头,陪着他一块儿上轿。这一走,他自己还好,早听得屏门背后他一班家眷,本已得到他不好的消息,如今看他被县里拉了出去,赛如绑赴菜市口一般,早已哭成一片了。尹子崇听着也是伤心,无奈知县毫不容情,只得硬硬心肠跟了就走。
霎时到得县里,与毛委员相见。知县仍旧让他厅上坐,无非多派几个家丁、勇役轮流拿他看守。至于茶饭一切相传,自然与毛委员一样。毕竟他是徐大军机的女婿,地方官总有三分情面,加以毛委员受了江宁藩台的嘱托,公义私情,二者兼尽:所以这尹子崇甚是自在。当天在县衙一宵,仍是自己家里派了管家前来伺候。第二天跟着一同由水路起身。在路晓行夜宿,非止一日,已到南京。毛委员上去请示,奉饬交江宁府经厅看管,另行委员押解进京。搁下不表。
且说毛维新在南京候补,一直是在洋务局当差,本要算得洋务中出色能员。当他未曾奉差之前,他自己常常对人说道:"现在吃洋务饭的,有几个能够把一部各国通商条约肚皮里记得滚瓜烂熟呢?但是我们于这种时候出来做官,少不得把本省的事情温习温习,省得办起事情来一无依傍。"于是单检了道光二十二年"江宁条约"抄了一遍,总共不过四五张书,就此埋头用起功来,一念念了好几天,居然可以背诵得出。他就到处向人夸口,说他念熟这个,将来办交涉是不怕的了。后来有位在行朋友拿他考了一考,晓得他能耐不过如此,便驳他道:"道光二十二年定的条约是老条约了,单念会了这个是不中用的。"他说:"我们在江宁做官,正应该晓得江宁的条约。至于什幺'天津条约'、'烟台条约',且等我兄弟将来改省到那里,或是咨调过去,再去留心不迟。"那位在行朋友晓得他是误会,虽然有心要想告诉他,无奈见他拘墟不化,说了亦未必明白,不如让他糊涂一辈子罢。因此一笑而散。
却不料这毛维新反于此大享其名,竟有两位道台在制台前很替他吹嘘说:"毛令不但熟悉洋务,连着各国通商条约都背得出的,实为牧令①中不可多得之员。"制台道:"我办交涉也办得多了,洋务人员在我手里提拔出来的也不计其数,办起事情来,一齐都是现查书。不但他们做官的是如此,连着我们老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