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海角遗编》作者:清.佚名
银子,我那邻家却是富的,定然有处搜取银子,愿领都都爷去。”敏侯之意,不过骗得身子到家死了,庶几尸首还有寻处,因此冒雨原牵押到木行头来也。是数不该死,恰到雁港桥,正遇无数兵丁船只,俱要进华圩里打粮。原来华圩是近城水区,百姓避兵的多藏于彼芦苇之内,因此就带敏侯上船。一进华圩,大雨中但闻人声鼎沸如雷,这班兵丁抢得热闹,敏侯得以乘间逃走,到五渠村兄弟处去剃头,然后才敢回家。
洪知县思进衙门,因县堂烧坏,就坐在小东门内广济桥下、已故乡绅陆羽明旧宅中。他大张告示,要百姓剃头发,且教把黄布一幅做小旗,上写顺民某人,随用正堂印信朱批为照,可以各门出入,并无拦阻;又教百姓领家小进城安插,而城中渐有生意矣。
陈日升,辽东人,才谞敏捷,土都堂就着他监军,故有监军巡捕之衔。
坐在南门里大街上顾伯谦旧宅中,正虑缮写乏人,陈敏侯是捕衙书手,困被打伤,扶仗投见,陈县丞大喜。敏侯因禀劝他各区图发刊刻告示,以代黄旗之所不及。凡百姓们领得监军巡捕陈告示一幅,贴在门上,兵丁就不敢擅入,可以保全一家,因此城内、城外及各村镇乡民获全者多,而民心渐渐归服矣。
第四十九回 援常熟舟师布海 破江阴火炮连天
百万雄兵纸上夸,声张虚势眼前花。
可怜一片东洋海,权作王侯将相家。
江阴自古澄江地,吴有延陵,楚有春申,江左风流不乏人。忠臣义士同死守,火炮如云,百里声闻,玉石无分血洒尘。
《丑奴儿令》
是时,海上大军从崇明直到杨舍,北至狼山二百余里,舟师布满,说是义阳王、李太傅、田军门、荆监军、胡来贡、顾容等,各拥战船,摇旗擂鼓,呐喊放炮,大张告示,声言集雄兵二十万,指日登陆打仗,救援常熟、福山、江阴等处,不许百姓剃发。百姓凡住常熟以北沿江一带者,欲不剃头,恐怕清兵杀掠;剃了头时,又怕明兵登岸,性命不保,真是事出两难,有倒悬之急,汤火之危耳。
江阴自闰六月起义兵,在曹乡宦家杀了知县,百姓共推严典史为主。此时邻县惟无锡,清兵一到就降,不动刀兵,常熟则推严宦为主,聚乡兵抗拒,故一时俚谚曰:无锡人一炷香,江阴人一把枪,常熟人严子张。言惟江阴人倔强也。豫王晓得,即差降将花马刘统军征剿。岂知江阴城最坚固,义兵勇敢异常,一连相持六十余天,杀死清兵无数,添兵几次也尽行杀完。人言若处处像江阴,大清兵岂能越江南一步!
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