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连城壁
做儿子的恩人,不是他一番警省,如何知道奸淫有报?就不施鞭朴,只把说话诫谕一番,从轻发落过了。
却说吕哉生见过这番报应,就把那两句古语写来贴在面前,以便出入之间,不时警剩见了那些无耻妇人,平日引诱
他的,就像虎狼一般,头也不抬,急急的走过,惟恐惹出事来,要把妻子还债。
他自从警醒之后,不但行止分明,一事不苟,连学业也大进起来。但凡人家子弟长进不长进,读得书与读不得书,
全看情窦初开的那几年。若还情窦一开,终日想着色欲之事,就要与书本为仇,巴不得撇开了他,好去寻花问柳,这个
举人进士就有几分做不成了;若还情窦既开,看得色欲之事也不过如此,除了妻妾之外,不想去窥伺别人,就要与书本
为缘,没有分心之处,这个举人进士就有几分做得成了。
吕哉生见过那番报应,知道别人的妻子是奸淫不得的,要做风流才子,只好多娶几房姬妾,随我东边睡到西边,既
不损于声名,又无伤于阴骘,何等不妙。
要想姬妾众多,除非中了科甲,方才娶得像意;不然就拚了银子娶来,那些姬妾也是勉强相从,不觉得十分遂意,
见了富贵之人未免要羡慕他,这个风流才子依旧做得没兴。
所以尽心竭力,只想读书,一毫不去外务,他的学业岂有不进之理?十四岁出来赴考,县尊就取他第一。
扬州的人见他不是本处籍贯,就攻起冒籍来,写了知单,各处粘贴,要等府试院试之日,一齐攻打,不容他进常吕
春阳只有这个儿子,怎肯把性命去换功名?就丢了扬州不考,竟领他回到故乡,复还本籍。俗语道得好:“是个老虎,
到处吃肉。”吕哉生在扬州地方考了案首,回到福建,也不曾考个第二。由县而府,由府而道,处处都是他领批。
吕哉生进在本处,虽然是父母之邦,怎奈声音不对,与亲友说话,定要个通事之人,觉得十分不便。就与父亲商议,
不如援例做了监生,移到南京居祝一来声音相近,便于交游;二来监中科举,又容易得中。吕春阳就依着儿子,替他纳
了南监,连家小搬到南京。
吕哉生入监之后,没有一次考试不在前列,未及一两年,就做了积分的贡士。
有个流寓的显宦,见吕哉生气度非凡,又考得起,就要把女儿招他。吕春阳住在异乡,正要攀结一门高亲,好做靠
壁,岂有不允之理?就把儿子送上显宦之门,做了贵人之婿。谁想这一对夫妻,正合着古语二句:呆郎娶巧妇,美男得
丑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