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连城壁
拜他,怕他不留你坐首席?唐伯虎道:”写晚生帖子干谒要津,是当今名士的长技,我一向耻笑他们的,此戒断不可破。
况且明明白白走去撞席,也觉得没有波澜。
须要生个妙法,去吃了他的酒来,还不使他知道姓名,方才有趣。‘有个名妓道:“这等说,除非做齐人乞食的故
事,方可必得,只怕你没有这副脸皮。’唐伯虎道:”才人玩世,何所不可?毕吏部为酒而做贼,贼尚可做,况于乞丐
乎?‘随即换了破衣破帽,扮做叫化子,走上山来骗酒吃。方才下山的时节,我见他沉醉醺醺,想是中了他的诡计了。
“管家就把做诗吃酒的话,与他说了一遍,如飞走上山去,回覆主人。
显宦大惊道:“原来就是唐伯虎!这样一个大名公,竟与他当面错过,可惜可惜!”埋怨那些陪宾道:“我原要礼
貌他,都是兄们不肯,阻塞贤路,使他做了玩世不恭的畸人,使我做了贤愚不辨的俗吏。这桩奇事,将来必传。万一有
人做起戏来,我面上这两笔水粉,是兄们见惠的了。”把那几个陪宾说得哑口无言,羞惭满面。
第二日备了一副盛礼,又携了一樽葡萄酿,进城去访唐伯虎。唐伯虎辞了礼物,止受名酒一樽,当面开了,与他尽
欢而别。临别之时,显宦问他求画。他就把昨日的故事,画做一幅着色山水,叫做《六如山人乞食图》。这幅名画与这
桩韵事,至今流传,以为实迹。
他虽然不是真正乞儿,却也摆了一时三刻的糙碗,穿了七拼八补的衲头,骗许多好酒吃下肚,还博个风流豪杰之名。
这是文人墨客的故事了。
那个忠臣义士,去今不远,就出在崇祯末年。自从闯贼破了京城,大行皇帝遇变之后,凡是有些血性的男子,除死
难之外,都不肯从贼。家亡国破之时,兵荒马乱之际,料想不能丰衣足食,大半都做了乞儿。
闻得南京立了弘光,只说是个中兴之主,个个都伸开手掌,沿途抄化而来,指望辅佐明君,共讨国贼。谁想来到南
京,见弘光贪酒好色,政出多门,知道不能中兴,大失从前之望。
到那时节,卑田院中的隐士熬不得饥饿,出来做官的,十分之中虽有八九分,也还有一二分高人达士,坚持糙碗,
硬着衲衣,宁为长久之乞儿,不图须臾之富贵。
所以明朝末年的叫化子,都是些有气节、有操守的人。若还没有气节,没有操守,就不能够做官,也投在流贼之中,
抢掳财物去了,那里还来叫化?彼时鱼龙混杂,好歹难分,谁知乞丐之中尽有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