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《飞龙全传》 吴璿 著

此时郑恩正与赵王、高侯、陶龙、陶虎亲友等众饮宴,闻知陶妃荣归,又有圣旨下来,即忙往外迎接至厅。钦差官
道:“旨意是荣封郑王尊舅陶公的。”陶氏弟兄即忙俯伏听宣。钦差官开读了诏旨,陶龙、陶虎望阙谢恩。钦差官辞去,
太监等亦各自回宫。陶妃命郑王朝阙八拜。然后将皇太后及皇后所赐脂粉银两并赏赉之物,一齐收了进去。众人各各称
赞其能。那陶龙、陶虎分付家丁,将庙见礼物,送入祠堂。郑王又命办事官整备祭礼,祭祀祖先。夫妻二人,上香礼拜
已毕。众王侯请出陶妃,依次相见。赵王匡胤说道:“后日午刻,备席在舍,请贤弟、弟妇到来作贺,望勿推却。”陶
妃谢诺,辞了众人,往内去了。郑恩分付重新摆宴,与众王侯欢饮,直至酩酊方休。自此,各家王侯轮流设席,作贺新
婚。按下不表。
只说世宗自登极以来,年岁丰盈,天下太平,万民乐业,文武辑睦。朝廷政事,无论大小,皆世宗亲裁,百官唯受
成而已。时有河南府推官高锡上书谏云:
臣闻四海之广,万机之众,虽尧、舜不能以独治,必择人而任,以观其成焉。
今陛下焦劳宵旰,一以身亲之,天下不谓陛下聪明睿智,足以兼百官之任,皆言陛下褊迫疑忌,不信群臣耳。不若
选夫能公正者以为宰相,能爱养者以为守令,能理财足食者使掌钱谷,能原情守义者使掌刑罚;陛下垂拱明堂,视其功
过而赏罚之,天下何忧不治?何必降导尊而代臣职,屈贵位而亲贱事,无乃失为政之本乎?宣授朝散郎、河南节度推官
臣高锡百拜上言。
世宗看了,叹道:“非我好劳,只虑轻易托人,不能尽心尔。”遂乃留中不发。
下日,谓侍臣曰:“凡兵在乎精,不在乎多。今以百农夫之力,仅足供一甲士之需,奈何啖我民之膏血,以蓄养无
益之兵?且好歹不分,众何以劝?”乃命赵匡胤大简诸军,择其精锐者收用,其赢弱者罢去。仍诏募天下壮士,许令诣
阙,拨付赵匡胤简阅,选其武勇出众者,为殿前诸班。凡禁军、马军、步军皆各令所辖将帅选之。
故士卒精强,所攻必取,所战必胜。侍臣皆顿首称贺。
忽中官来奏,太师冯道卒。世宗闻奏,甚加叹惜,即敕有司依三公之礼葬之。
有司奉行。不提。
话分两头。却说北汉主刘崇,自高平一败,忧愤成疾,延至数月而租,遣使告哀于契丹。契丹主接得告哀文表,即
遣使命,册立刘崇之子承钧为帝,更名刘钧。

页数:307/359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