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秦始皇传等六种平话

,諸門皆用契丹守衛,殺犬懸羊于門,謂之厭勝術。契丹主謂晉群臣曰:「自今不修甲兵,不市戰馬,輕徭省役,天下太平矣。」令去胡服,改用中國衣冠。宣李崧為樞密使,馮道為太傅。諸藩鎮皆詣契丹降附焉。詩曰:
  衣到弊時生虮虱,肉從腐后長蟲蛆。
  向非叛將為毆役,安得強胡敢覬覦。
  桀犬吠堯甘負主,失身事虜作戎奴。
  君看彥澤趙延壽,國破家亡族亦誅。

漢史平話 卷上
  詩曰:
  石郎造晉起兵端,忍辱甘心父契丹。
  才喜從珂方燼骨,奈何知遠又彈冠。
  戰爭並處恩何有?猜忌萌時心已寒。
  鷸蚌相持漁者利,好將道眼為旁觀。
  話說裏石敬瑭為後唐國戚,只因為潞王猜疑,激發石郎借援契丹,舉兵篡唐,自立為晉。唐之潞王從珂雖赴火自焚,其骨已燼。敬瑭信用劉知遠,君倡臣和,義同一家。至齊王重貴,專任景延廣,好大矜功,失歡北虜,卒使禍生於所恃。劉知遠初欲竭節盡忠,不負晉高祖的恩義;奈齊王猜嫌之心一萌,故知遠觀望之意始決:擁精銳之兵,據形勝之地,聞危急而不援,伺釁隙以自圖。真是齊王與契丹互相吞噬,如鷸與蚌相持;知遠旁視伺隙,一舉而取之,如漁者坐收鷸蚌之利一般。惜乎天道好還,得國之後,坐席未溫,而郭威睥睨其間,已挈漢鼎而為周矣。
  且說知遠姓劉氏,其先世沙陀部綠柳村人氏,後居太原汾州孝義縣。父名光贊,母蘇氏,生知遠,初名成保。為人嚴重,不好言笑,面色紫黑,目多白睛。年方七歲,父光贊早已喪亡,家貧母寡,無以自贍。一日,蘇氏與小叔劉光遠商量:「咱家貧子幼,難以忍飢守志,未免喚取媒人,與他評議,改事他人。所有成保幼小,叔叔若可收留,幸為養他成丁,看他自去作活如何;望覷您哥哥面皮,特為收錄。」劉光遠答其嫂曰:「咱每若自有家產,生計贏餘,便收養這成保小的,也覷著哥哥的面,有甚要緊?但是咱亦家貧,自有幾個孩兒,待咱日求升合養贍,真個是:『一朝無飯喫,父子兩分離。』怎說得這話?既是嫂嫂改適他人,只得教媒人與婚主訂議,挈取成保自隨,乃為便當。」蘇氏曰:「咱有服制,誰人敢為做媒?須是叔叔為我主盟始得。」劉光遠曰:「您怕人說服內成親時,何不具狀告官後,召媒改嫁,幾多穩當。」蘇氏見說,只得依從光遠的言語,具狀往孝義縣告官,乞行改嫁。狀詞云:
  告狀改嫁人劉阿蘇,年壯無病,係本縣人氏。昨嫁事劉光贊為妻,已經五載,生下男孩劉成保,年方七歲。劉光贊於今年正月十二日因病身亡。且阿

页数:305/352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