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秦始皇传等六种平话
蘇家貧兒幼,委是貧難不濟。與小叔劉光遠商議,若欲持服守志,奈貧寒不能營辦口食。據小叔劉光遠回言,令阿蘇具狀告官挈帶孩兒劉成保改嫁。未敢擅便,謹狀告乞 孝義縣判縣,乞賜詳狀施行!長興二年九月初五日,劉阿蘇狀。
孝義縣知縣覽阿蘇詞狀,喚集鄰保並劉光遠,當廳審問,取各人供指詞,因與阿蘇所告相同,遂判執照付阿蘇,召媒改嫁。阿蘇得判後,召得劉洪為媒,說那臥龍村慕容三郎姻事。盟約已定,無過是著定了下個追陪財禮,選取良辰吉日,慕容三郎取那阿蘇歸家。與那上下親情眷屬做個筵會,宴請諸賓。笙歌聒地,鼓樂喧天。筵會罷,眾賓送新郎入帳,正是:
錦帳牙床色色新,銷金帳幔綴同心。
珊瑚玉枕屏山畔,交頸鴛鴦浮又沈。
慕容三郎取得渾家歸後,其阿蘇挈帶得劉光贊的孩兒成保自隨,歸他義父慕容家看養,改名做劉知遠,年漸長成。慕容三郎是個有田產的人,未免請先生在書院教導義男劉知遠讀習經書。爭奈知遠頑劣不遵教誨,終日出外閑走,學習武藝,使槍使棒,喫酒賭錢,無所不作,無所不為。義父慕容三郎心下不樂。
一日,是二月八日,慶佛生辰時分,劉知遠出去將錢雇倩針筆匠文身,左手刺個僊女,右手刺一條搶寶青龍,背脊上刺一個笑天夜叉;歸家去激惱義父,慕容三郎將劉知遠趕出門去。在後阿蘇思憶孩兒,終日恓惶,淚不曾乾,真是:
玉容寂寞淚闌幹,梨花一枝春帶雨。
慕容三郎見它渾家終日價恓惶無奈,未免使人去尋得知遠回歸。那時知遠年登十五了。義父一日將錢三十貫文,令知遠將去汾州城裏納糧。其蘇氏向慕容三郎道:「休教劉知遠去納糧。奈他有三般病,怎生把錢付他去得?」慕容三郎問他有甚底病。蘇氏曰:「第一病是愛賭錢,第二病愛喫酒,第三病是愛貪花。沾惹這三病,身畔怎生著得錢?您將三十貫與他去,便從斷送了他頭皮,使他無歸路也!」慕容三郎道:「不是恁地說。人有常言:『遭一蹶者得一便,經一事者長一智。』他前時不肖,被我趕將出去;今想老成似在先時分了。我且把這錢去令他納糧,試他如何。若能了得這事回來,咱待把三五百貫錢與他開個解庫,撰些清閑飯喫,怎不快活?」蘇氏見其夫恁地說了,不敢阻當,只得教劉知遠交領上件三十貫文去納稅。
劉知遠交領那錢後,辭了爺娘,離了家門奔前去。行到臥龍橋上,少歇片時,只聽得骰盆內擲骰子響聲,仔細去橋亭上覷時,有五個後生在橋上賭錢。劉知遠心裡要去廝合賭錢,未敢開口,只得挨身向前看覷。其間有一個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