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清平山堂話本

  毕竟那阮三说也不说?正是:
  人前只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。
  那张远道:「阮哥,你手中戒指,是妇女戴的。你这般病症,我与你相交数年,重承不奔,日常心腹,我知你心,你知我意,你可实对我说。」那阮三见张远参到八九分的地步,况兼是心腹朋友,只得将来历因依,尽行说了。张远道:「哥哥,他虽是个相府的小姐,若无这个表记,便定下牢笼的巧计,诱他相见你,心下未知肯与不肯。今有这物,怎与你成就此事,容易。阮哥,你可宽心保重。小弟不才,有个图他良策。」
  只因这人举出,直交那阮三命归阴府。
  张远看访回家,转身便到一个去处。那个所在,是:
  清幽舍宇,寥寞山房。小小的一座横墙,墙内有半簷疏玉。高高殿宇,两边厢,排列金绘天王﹔隐隐层台,三级内,金妆佛像。香炉内,篆烟不断,烛架上,灯火交辉。方丈里,常有施主点新茶﹔法堂上,别无尘事劳心意。有几间小巧轩窗,真个是神仙洞府。
  昔日人有一首,单道着小庵儿的幽雅。诗曰:
  短短横墙小小亭,半簷疏玉响伶伶。
  尘飞不到人长静,一篆炉烟两卷经。
  小庵内有个尼姑,姓王名守长,他原是个收心的弟子,因师弃世日近,不曾接得徒弟,止有两个烧香、上灶烧火的丫头。专一向富贵人家佈施,佛殿后化铸三尊观音法像。中间一尊完了,缺这两尊,未有施主。这日正出庵门相遇着那张远。
  尼姑道:「张大官何往?」张远答言:「特来。」那厄姑回身请进,邀入幽轩,坐分宾主,茶延请话。尼姑谢道:「向日蒙承舍佛金圣像一尊已完,这二尊还未有施主,望檀越作成,作成!」那张远开言道:「师父,我有个心腹朋友,昨日对我说起师父之事,愿舍这二尊圣像,浼烦干这事,就封这二锭银子在此。」袖儿里将出来,放在香桌上,「如成就得,盖庵盖殿,随师父的意。」
  那尼姑贪财惹事,见了这两锭细丝白银,眉花笑眼道:「大官人,你相识浼我乾甚事?」那张远道:「师父,这件事其实是心腹事,一来除是你师父乾得,二来况是顺便。可与你到密室说知。」二人进一小轩内,竹榻前,说甚么话,计较甚么事出来?正是:
  数句拨开君子路,片言提起梦中人。
  那张远道:「师父,我们家下说,师父翌日遣礼去陈丞相府中,因此特来。我那心腹朋友於今岁正月间,蒙陈丞相小姐使梅香寄个表记来与他,至今无由相会。明日师父到陈衙内接了奶奶,倘到小姐房中,善用一言,接到庵中,与我那朋

页数:102/139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