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孟子

  不仅如此,好为人师的人还往往自满自足,不思深造精进,结 果是不但害人,也害自己。
  毛病就在于“好”为人师而“不能”。所以,真正具有真才实 学的为人师表者并不在此列。这是我们应当加以区分的。不然的 话,谁还敢去加入教师的队伍,去做那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呢?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
  【原文】
  孟子曰: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舜不告而娶,为无后也。君 子以为犹告也。”
  【译文】
  孟子说:“不孝的情况有三种,其中以没有后代的罪过为最大. 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,为的就是怕没有后代。所以,君子认为 他虽然没有禀告,但实际上和禀告了一样。”
  【读解】
  这倒是发现了一个“新大陆”,大舜不是成了婚姻自主的先驱 者了吗?
  三种不孝不又到底是哪三种呢?
  赵岐《孟子注》补充说: 一味顺从,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,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,这 是第一种不孝。
  家境贫穷,父母年老,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,这 是第二种不孝。
  不娶妻生子,断绝后代,这是第三种不孝。也就是孟子所说 的最大的不孝了。
  当今社会,独身主义流行,那“大不孝”的“无后”之人恐 怕正满街走,而且走得潇洒欢实着哩。
  儒家这种“无后”为“大不孝”的思想是不是太陈腐落后而 应该被批倒批臭了呢?
  问题倒没有这样简单。从人类绵延发展需要人口再生产的角 度和“父母之心,人皆有之”的人性情态来看,“无后”似乎并非 没有罪过。不然的话,“断子绝孙”怎么会成为人们最刻毒的诅咒 呢?
  想想看,如果人人都抱独身主义,人人“无后”,用不了百年, 人类何在呢?
  不可想象啊!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离娄下
  本篇仍然是短章居多,内容涉及政治、历史、教育和个人立 身处世等诸多方面。全篇原文共 33章,本书选 18章。
  小恩小惠,不知为政
  【原文】
  子严①听郑国之政,以其乘舆②济人于溱洧③。孟子曰:“惠而 不知为政。岁十一月④,徒杠⑤成;十二月,舆梁(6)③成,民未病涉也。 君子平其政,行辟(7)人可也,焉得人人而济之?故为政者,每人而 悦之,日亦不足矣。”
  【注释】
  ①子产:名公孙侨,字子产,春秋时郑国的贤宰相

页数:100/192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