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孟子
方面却是坚持原则,我行我素。随遇而安体现在他不 至于侍奉坏的君主,不羞于做低贱的小官,不被重用不抱怨,穷 困不忧愁。这几句话说来容易,做起来可就太困难了,尤其是后 面两句,的确人有圣贤级的水平。所以,传说柳下惠能够做到 “坐怀不乱”,具有超人的克制力,圣人的风范。最后说到孔圣人。 事实上,到后世,尤其是到我们今天仍然家喻户晓为圣人的,四 人之中,也就是孔圣人了。孟子在这里并没有展开对孔子的全面 论述,而只是抓住他应该怎样就怎样的这一特点,来说明他是 “圣之时者”,圣人中识时务的人。所谓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。孟子 所强调的,是孔子通权这变,具有包容性的特点,所以才有“孔 子之谓集大成”的说法。而且,由“集大成”的分折,又过渡到 对于“智”与“圣”相结合的论述,而孔子正是这样一个“智” “圣”合一的典型。说穿了,也就是“德才兼备”的最高典范。这 样一说,圣人也就与我们有接近的地方了,我们今天不也仍然强 调“德才兼备”吗?当然,我们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成为圣人,但 是,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,作为精神方面的追求总还是可以的吧。
------------------
友其德也,不可有挟
【原文】
万章问曰:“敢问友。”
孟子曰:“不挟(1)长,不挟贵,不挟兄弟而友。友也者,友其 德也,不可以有挟也。孟献子(2),百乘之家也,有友五人焉:乐正 裘、牧仲,其三人,则予忘之矣。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,无献 子之家者也。此五人者,亦有献子之家,则不与之友矣。非惟百 乘之家为然也,虽小国之君亦有之。费(3)惠公曰:‘吾于子思,则 师之矣;吾于颜般,则友之矣;王顺、长息则事我者也。’非惟小 国之君为然也,虽大国之君亦有之。晋平公之于亥唐(4)也。’入云则 入,坐云则坐,食云(5)则食;虽蔬食(6)菜羹,未尝不饱,盖不敢不 饱也。然终于此而已矣。弗与共天位也,弗与治天职也,弗与食 天禄也,士之尊贤者也,非王公之尊贤也。舜尚(7)见帝,帝馆甥(8) 于贰(9)室,亦飨舜,迭为宾主,是天子而友匹夫也。用(10)敬上,谓 之贵贵;用上敬下,谓之尊贤。贵贵尊贤,其 义一也。”
【注释】
①挟:倚仗。②孟献子:鲁国大夫仲孙蔑。③费:春秋时小国, 旧地在今山东鱼台西南费亭。④亥唐:晋国人。晋平公时,朝中多贤臣, 但亥唐不愿为官,隐居穷巷,平公曾对他“致礼与相见面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