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孟子

  【注释】
  ①疢(chen)疾:灾患。②孽子:古代常一夫多妻,非嫡妻所生之 子叫庶子,也叫孽子,一般地位卑贱。
  【译文】
  孟子说:“人的品德、智慧、本领、知识,往往产生于灾患之 中。那些受疏远的大臣和贱妾所生的儿子,经常操心着危难之事, 深深忧虑着祸患降临,所以能通达事理。”
  【读解】
  最粗壮的树,并不是生长在丛林中,而是生长在空旷的地方. 最成功的人,并不是生长在顺境中,而是生长在逆境里。
  清代人石成金《传家宝》说:
  “世路风霜,吾人炼心之境也;世情冷暖,吾人忍性之地也。”
  弗兰西斯·培根说:
  “顺臣境最易见败行,逆境最可见美德。”
  说到底,都是“生于忧患”。所以不要悲叹出身贫寒低微,不 要抱怨遭人排挤。要感谢命运,感谢困难,甚至,感谢你的敌人。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大人者正己而物正
  【原文】
  孟子曰:“有事君人者,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;有安社稷臣者. 以安社稷为悦者也;有天民者,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;有 大人者,正己而物正者也。”
  【译文】
  孟子说:“有侍奉君主的人,专以讨得君主的欢心为喜悦;有 安定国家的臣,以安定国家为喜悦;有顺应天理的人,当他的主 张能行于天下时,他才去实行;有伟大的人,端正自己,天下万 物便随之端正。”
  【读解】
  人有人不同,花有几样红。
  不仅人各不同,人品各异,就是从政的品格也有高低不同。孟 子这里所列举的,就是几种不同的从政品格。
  “君人者”专以阿谈逢迎为务,尽妾妇以道,是宦官宠臣之 列。
  “安社稷者”是忠臣,不过,一朝天子一朝臣,忠也往往有愚 在其中。
  “天民者”替天行道,不限于一国一君,如伊尹、姜太公之类。
  “大人者”有圣德感化万物,领袖群伦,正己而天下平,是尧 舜禹汤文武等人中龙凤,百年难遇一二。
  孟子显然是赞赏“天民”,尤其是“大人”这样的圣贤级人物 的。但不知他会把孔子和他自己放在哪一个等次上?事关圣人,他 既没有说,我们也不好主观臆断,妄加揣测了罢。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君子有三乐
  【原文】
  孟子曰:“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 无故①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②于人,二乐也;得天下英 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”

页数:160/192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