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孟子

  【注释】
  ①故:事故,指灾患病丧。②怍(ZUo):惭愧。
  【译文】
  孟子说:“君子有三大快乐,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。父母健在, 兄弟平安,这是第一大快乐;上不愧对于天,下不愧对于人,这 是第二大快乐;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,这是第三大快乐。 君子有三大快乐,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。”
  【读解】
  一乐家庭平安,二乐心地坦然,三乐教书育人。
  朱熹《集注》引林氏的话说:‘此三乐者,一系于天,一系于 人,其可以自致者,惟不愧不作而已。”
  也就是说,一乐取决于天意,三乐取决于他人,只有第二种 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。因此,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 乐,因为它是属于“求则得之,舍则失之,是求有益于得也,求 在我者也”的范围,而不是“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,是求无益于 得也,求在外者也”的东西。(见本篇13·3)
  “俯仰终宇宙,不乐复何如?”(陶渊明)
  俯仰无愧,君子本色。
  君子之乐,莫过于此。
  当然,作为教书先生,孟子还有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’的 快乐。如果我们不是教书先生,那除了一乐家庭平安,二乐俯仰 无愧之外,还该三乐什么呢?或者,时代进化了,还有没有四乐、 五乐呢?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君子本色,表里如一
  【原文】
  孟子曰:“广土众民,君子欲之,所乐不存焉;中天下而立, 定四海之民,君子乐之,所性不存焉。君子所性,虽大行①不加焉, 虽穷居不损焉,分定故也。君子所性,仁义礼智根于心,其生色 也睟然②,见于面,盎③于背,施于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”
  【注释】
  ①大行:指理想、抱负行于天下。②睟(sUi)然:颜色润泽。 (3)盎(ang):显露。
  【译文】
  孟子说:“拥有广阔的土地、众多的人民,这是君子所想望的, 但却不是他的快乐所在;立于天下的中央,安定天下的百姓,这 是君子的快乐,但却不是他的本性所在。君子的本性,纵使他的 抱负实现也不会增加,纵使他穷困也不会减少,因为他的本分已 经固定。君子的本性,仁义礼智植根于内心,外表神色清和润泽, 呈现于脸面,流溢于肩背,充实于四肢,四肢的动作,不用言语, 别人也能理解。”
  【读解】
 

页数:161/192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